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该亲友老人是否是对子女的赠与或借贷

该亲友老人是否是对子女的赠与或借贷

2023-09-27 11:0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27回复

至于该亲友老人出资或认为是对子女的赠与或借贷,该老人并不享有财产所有权。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父母给子女的钱可以视为借贷。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限于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因此对于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并没有抚养的法定义务,所以父母成年子女的经济帮助,除父母有明确表示赠与的意思表示外,应当将其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应负有偿还义务,不能视为当然的赠与。

张丽珍律师

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

父母给子女的钱属于借贷。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仅限于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因此父母对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没有法律义务。父母有权处分其个人财产。

律师普法更多>>
  • 父母为子女购买不动产是借贷还是赠与?
    父母为子女购买不动产是借贷还是赠与?

    如果父母为子女出资购买不动产,事先有说明的,则按其说明来确定为借贷或者赠与。如果事后以借贷为由要求返还,而子女主张出资为赠与的,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父母承担出资为借贷的举证责任,父母不能举证的,应由父母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认定该出资

    2021.02.21 103
  • 父母给子女的钱是借款还是赠与
    父母给子女的钱是借款还是赠与

    父母给子女的钱一般对于未成年子女以及为独立生活的子女来说是赠与。因为父母对其具有法定抚养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2021.04.26 314
  • 母亲以子女名义存款是否算赠与行为
    母亲以子女名义存款是否算赠与行为

    母亲以子女名义存款,如果子女并不知情的,也没有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明确表示要将这笔存款赠与子女的,不是赠与行为。 赠与是一种合意,是双方的法律行为。需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

    2021.01.12 188
专业问答更多>>
  • 父母对子女给的钱是借贷还是赠与的

    父母给子女的钱如果是未成年子女的,则属于抚养的义务不属于借贷也不属于赠与,如果是成年子女,父母没有了法定抚养义务,给子女的钱如果没有明确属于赠与的,则一般视为借贷。

    2023-06-14 15,340
  • 父母给子女的钱是赠与还是借贷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限于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因此对于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并没有抚养的法定义务。父母对其个人财产享有处分权,是否资助成年子女由其自由决定,给子女的经济帮助

    2022-10-11 15,340
  • 母亲以子女为存款是否属于赠与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是一种合意,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赠与合同虽为单务、无偿合同,也需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

    2022-10-14 15,340
  • 亲戚赠与房子是否缴税

    个人将房产无偿赠送给直系亲属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免征,印花税和契税需要按评估价交纳,但如果是夫妻之间产权变更契税也不需要交纳。个人将房产无偿赠送给非直系亲属的,土地增值税、增值税、个人所

    2022-05-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 01:23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

    企业和个人都是属于民事活动中合格的主体,企业与个人间借贷行为一般是合法的,但是要符合以下条件: 1、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借款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依据以下原则处理: 1、维

    9,606 2022.08.06
  • 出资是借款还是赠与呢 01:08
    出资是借款还是赠与呢

    一般来说,如果双方有欠条或者欠条,当然可以认定出资的目的是为了借钱给对方。如果双方没有订立有效的借款合同,出借人也可以通过列举其他证据,比如双方的聊天记录、第三人的证人证言,从而证明双方存在借款关系,而不是赠与关系。但是,如果出借方没有办法

    1,092 2022.04.17
  •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是否会坐牢 01:14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是否会坐牢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不一定会坐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构事实或者陷阱,使他人陷入错误,并获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就涉嫌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3000元以上,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上广等城

    841 2022.04.2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