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法院会考虑子女的意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来说,要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要证明一方经济状况良好的,应提交工资单或其它合法收入的证明,或提交有关居住情况的证据,这些证据都有利于法庭判决认为你能给孩子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成长环境; 其次,如果涉及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应提交子女本人愿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的相关证明,毕竟不论外部环境如何优越,也比不上孩子的意愿,法庭也会综合各方面考虑,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 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 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一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为成熟,对于离婚的含义及后果都基本了解,虽然这样会对其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子由对其成长最为有利一方抚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抚养权不只是考虑孩子意见,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人民法院在决定抚养权归属问题时应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对于抚养人的自身条件如经济实力、教育程度以及和孩子的感情等因素都应当加以考虑,再结合孩子自身的意见决定抚养权归属。
对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如果孩子到了八岁,孩子的意见会被考虑进去。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孩子的抚养权属于母方。对于两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双方都要求和他们一起生活,孩子的抚养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对未成年子女最有利的原则判决。
-
法院会考虑人情吗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法官尽可能地参考公序良俗和风土人情办理案件,且不是离社会大众更加接近,这样的处理结果且不是更加有利于社会大众参照执行?因此,这样的判决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肯定会大于判决结果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办案,不仅要以事实为根据、
2020.10.20 569 -
离婚判孩子会考虑长子的问题吗
离婚判孩子一般不会考虑长子的问题,只会考虑孩子本身。不满2周岁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2周岁的孩子夫妻可以协议约定抚养权,约定不成,由法院判决;8周岁以上的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2021.01.21 99 -
法院会考虑家庭困难吗?
人民法院判决民事赔偿时,一般是造成多少损失就赔偿多少损失的,不会考虑被执行人的家庭情况,但在执行被执行人财产时,会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2020.10.25 583
-
确定抚养权的时候,法院会考虑未成年子女的意见吗?
《子女抚养意见》第4条规定,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
2022-03-25 15,340 -
如何考虑子女意见?
由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有了一定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子女抚养意见》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以上就是小
2021-09-30 15,340 -
怎样考虑子女意见?
由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有了一定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子女抚养意见》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综合上文的
2021-10-13 15,340 -
法院会考虑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吗
《子女抚养意见》第4条规定,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
2022-03-25 15,340
-
01:07
离婚孩子抚养权会征求孩子意见吗需要看双方离婚的方式以及孩子的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离婚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协议离婚,即夫妻双方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协议,处分夫妻共有财产以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 第二种方式是诉讼离婚,即夫妻双方无法
1,731 2022.04.15 -
01:14
离婚孩子抚养权听孩子意见吗夫妻双方离婚时,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这是尊重未成年子女的体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规定,未成年人如果在父母离婚时还未满两周岁的,原则上未成年子女应该跟随母亲生活。而当未成年子女已满两周岁的,原则上夫妻
1,516 2022.04.15 -
01:05
一方不同意离婚法院会判离吗夫妻双方中,一方不愿离婚,则另一方可以选择诉讼离婚。要求离婚的一方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院依法审理离婚案件,确认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形,且有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法院会依法判定双方离婚,具体
8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