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条件可以确定劳动合同的无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如约定制造冰毒、假钞等。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3、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时就没有法律效力,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权宣布劳动合同无效,尤其是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有效均无权认定。
劳动合同无效条件: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为: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无效。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020.12.10 140 -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包括哪些?
常见的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
2020.06.01 123 -
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依法可判定为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包括: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且该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集体或国家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
2022.04.13 798
-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无效的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
2022-04-10 15,340 -
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
2022-04-09 15,340 -
有哪些条件可以确定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权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如下: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
2022-12-05 15,340 -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
2022-04-02 15,340
-
01:31
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 要确认合同无效,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一经订立就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具体包括以下的条件:1、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对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相对的缔约能力。2、双方当事人的意
1,513 2022.04.17 -
01:10
哪些劳动合同无效
我国劳动法中有许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其中,无效的劳动合同主要有: 1、劳动合同条款应当在双方处于自愿、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下签订,因此,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得对方在违背个人真实意思表示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2,252 2022.04.17 -
00:51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34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