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契税是怎么算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套房首付20%,非首套30%,你以为这就完了其实还有这七项费用在等着你! 1、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非首套按2%的税率征收。 2、银行按揭费用: a.登记费:80元/户b.权证印花税:5元/户 c.保险费:财险保险费=总房款×年费率×年限系数。保险费一次交完。(保险费率大致为:1-5年为0.07%,6-10年为0.06%,11-15年为0.055%,16-20年为0.05%,20年以上为0.045%) 3、印花税:在订立合同时就直接缴纳,总房款的0.05%,一般跟首付款一起缴,以便于开发商统一办理合同登记和房产证。 4、专项维修基金:购房款的2%-3%是公共设施、共用设备(涉及房屋共有部分如外墙、屋顶、下水道、水管等)的维修基金。执行的收费办法是: a.不含电梯:总房款×2%b.含电梯:总房款×3% 5、物业管理费:从收房日开算,以购房人验收房屋合格之日起开始计算。 6、产权登记费:80元/套,产权登记费就是办理房产证的费用。 7、交易手续费:住宅为建筑面积×3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计算新房契税的方式是: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产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0的、房产单价超过地方政府规定的界限的契税为3%。
-
买房契税怎么算
买房契税的计算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产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0的、房产单价超过地方政府规定的界限的契税为3%。
2020.10.10 220 -
买房的契税和个税怎么算
买房子,个人所得税一般是1%收取,如果房产证满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如果是首套房且是家庭唯一住房,面积小于90平米的,需要交纳的契税是总房款的1%;面积在90-144平米需要交纳的契税是总房款的2%;面积在144平米以上,需要交纳的
2020.05.20 913 -
买房契税怎么算啊
计算买房契税的方法是: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产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0的、房产单价超过地方政府规定的界限的契税为3%。
2020.12.09 141
-
买房契税是怎么算的?
(一)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二)对个人购买家庭
2022-06-08 15,340 -
买房契税是怎么算的
(一)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二)对个人购买家庭
2023-01-05 15,340 -
什么是房屋买卖的契税,房屋买卖契税怎么算的
契税是指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发生变更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照交易价格的一定比例向权利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是对房地产产权变动征收的一种专门税种。对于商品房买卖来说,买受人与出卖人在签订商品房
2022-04-16 15,340 -
买房的契税怎么算
购房契税计算如下:90平以内契税按1计算%税率计算,农村户口可免征;90~140平方米契税按1、5%税率计算;超过140平方米或非首次购房的契税为3%税率计算。
2021-12-16 15,340
-
01:11
买二手房契税谁承担
买二手房契税买方承担。二手房契税是根据房子的面积来计算的:面积若是小于90平米,那么契税为房子总价的1%;如果面积大于90平米,小于144平米,那么契税为房子总价的1.5%;如果面积大于144平米那么契税为房子总价的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
10,938 2022.04.15 -
01:01
买房契约怎么写
在写买房契约时,要写清楚: 1、买卖双方的基本信息。出售方,简称甲方。买方,简称乙方。 2、标的物。如:甲方现有现房一套坐落于某地,愿意出售给乙方,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自愿达成买卖。 3、写明详细的条款内容,如:乙方在办理所有房屋证件过程中
4,579 2022.04.15 -
01:34
什么是契税
契税一般是指像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时,就产权人所订契约按照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的业主或产权承受人所征收的一次性税收。 契税除和其他税收具有相同的性质和作用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一定特征 1、征收契税旨在为了保障不动产持有人的
5,0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