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追求消费者知情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1、两倍赔偿。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法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2、三倍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十倍赔偿。十倍赔偿是食品安全法的特别规定,因为食品安全比一般消费品更为重要,因此食品安全法提高了惩罚性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
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
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一般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知情权是消费者的法定基本权利之一,是每一个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过程中都受到保护的一种权利,其范围还包括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
2022.04.17 1,847 -
什么是消费者知情权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对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知情权。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全面、充分地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为了增加交易的透明度,交易者必须如实的表明意图,不可以隐瞒与交易有关的信息。
2022.04.12 1,989 -
消费者知情权是什么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是享有知情权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或者使用商品,还有在接受服务的时候是享有了解到真实情况的权利。具体来说,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大概有:消费有知悉商品名称、商标、商品产地以及生产日期等权利;关于商
2022.04.16 1,421
-
消费者知情权
(1)如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消费者要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维权意识。很多消费者为了避免麻烦,放任不管,认为没必要为了几块钱的小事大打出手。一些经营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不
2021-11-14 15,340 -
怎样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一)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消费者要充分保障自己合法权益要加强维权意识,许多消费者为了避免麻烦也就听之任之,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几元钱的小事大动干戈。一些经营者抓住消费者这样的心理,不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
2021-03-18 15,340 -
消费者知情权赔偿是怎样的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2022-03-30 15,340 -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有哪些行为
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消费者知情权被侵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经营者不依法标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主要指经营商品和服务的
2022-04-27 15,340
-
01:12
消费者食物中毒应当怎样处理首先要有消费者中毒事实的发生,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并且该行为与造成损害的后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不管其有无过错。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问题: 1、与该餐馆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
2,180 2022.05.11 -
00:56
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还是三倍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还是三倍,应当根据赔偿的依据进行确定。法律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
3,263 2022.06.15 -
00:51
未成年玩游戏消费,怎么追回未成年玩游戏消费,追回的方式如下: 1、如果可以直接退回,可以先联系游戏公司进行解决; 2、如果不能直接退回,可以保留证据进行起诉,对于涉及金额超过未成年人的年龄、判断能力以及支配能力的合同是无效的,可以进行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八周
11,62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