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纠纷涉案下落不明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债务纠纷如何起诉: (一)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二)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是否“借贷关系明确”。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将中止诉讼。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诉讼”。 (三)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此外,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对于事实难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诉讼。合伙经营期间,个人以合伙组织的名义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借款人不能证明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借款人偿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权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 一、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 二、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
债权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 一、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 二、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
-
怎么处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
处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案的办法:如果债务人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再由其财产代管人代为偿还债务;如果不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请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等方式来解决纠纷。
2021.02.25 120 -
如何处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案
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案,如果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的,则法院可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失踪人所欠的债务可以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如果不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的,则法院可以通过判决由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等方式来依法解决纠纷。
2021.03.07 136 -
案件如何处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
债权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 一、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 二、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
2021.02.11 107
-
债务纠纷债务人下落不明会怎样
处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案件:债务人符合失踪条件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失踪人,财产管理人偿还债务;不符合失踪条件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2021-12-22 15,340 -
纠纷案件一方下落不明怎么处理
根据《民诉解释》第217条的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者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据此可知,法院应当受理,并向
2022-10-06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怎么处理
债权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讨借款 债权人起诉时,应当到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该借贷关系存在,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就会立案受理。债务人下落
2022-05-10 15,340 -
债权债务纠纷案件被告下落不明的原因
被告法律意识淡薄,恶意欠款。有的被告借款时就没有还款的打算,其目的就是将原告的金钱占为己有。持这种心态的被告,往往拿到钱后便会远走他乡,逃避债务,待原告发现情况不对,向法院起诉时,被告已下落不明,难以
2022-10-25 15,340
-
01:14
债权债务纠纷怎么处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债权债务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和解。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在平等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当事人双方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若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也
1,271 2022.04.15 -
01:25
民事债务纠纷该怎么处理民事债务纠纷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四点: 1、和解。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调解。债权债务当事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604 2022.09.09 -
01:18
如何处理个人债务纠纷处理个人债务纠纷的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采取仲裁的方
667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