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借贷双倍赔偿合同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中约定“逾期不还,双倍赔偿”是无效的。因为远远超过最高法院规定的年利率24%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 (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内容合法; (4)出借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
民间借贷合同在下列情形下无效:行为人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转贷;使用以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无资质的放贷人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提供借款;行为人明知对方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而提供借款;以及借贷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
-
关于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的问题
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2021.01.21 175 -
民间借贷合同效力问题
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借贷合同内容合法;出借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但如果一方使用欺诈的方式,使对方签订借贷合同的,借贷合同为可撤销,因无法代表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021.01.22 11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问题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
2020.05.13 285
-
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赔偿的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2-07-11 15,340 -
关于民间借贷再审问题
民间借贷案件再审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可以推翻之前判决结果、裁定结果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
2022-05-13 15,340 -
关于没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问题
不签订劳动合同主张双倍工资赔偿注意事项: 一、确定支付双倍工资的范围。 二、劳动合同的定义。 三、双倍工资支持多长时间。 四、双倍工资的计算。 五、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六、没有续签是否可以得到双倍工
2022-07-13 15,340 -
关于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2-07-23 15,340
-
01:17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规定
1、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套取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向他人集资或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获得资金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事先知道借款人要用钱犯罪还出借的;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
6,873 2022.04.15 -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6,152 2022.04.15 -
01:12
民间借贷合同能解除吗
民间借贷合同也可以解除,但需要满足约定或者法定的条件。具体来说,能够解除的民间借贷合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双方事先约定了特定的条件下能够解除民间借贷合同;2、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协商的方式,解除民间借贷合同;3、出现了法律规定
1,1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