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缓刑审查后能否获得判决书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双方能够达成谅解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程序,也可以很快的解决事故争议,减轻肇事一方的民事和刑事上的责任。但是达成谅解的,双方最好不要只是口头上的,以免双方事后变节,然后再因此事进入不必要的争执,所以最好双方需要签订赔偿协议、和解协议,开具赔偿款的收付凭据、出具谅解书等,一切都应有相应的依据为凭证。是否能够被判缓刑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我国《刑法》对缓刑的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另外,对于已经被判处缓刑的,法律也有严格的要求,在被判的缓刑期内必须遵守法律作出的规定,如果有违反现象就会被撤销缓刑,然后收监执行原判刑期。当然,如果缓刑期内认真遵守规定,那么等缓刑考验期结束,原判刑期就算执行完毕,不再另行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醉驾符合缓刑条件的,能判处缓刑。驾驶人有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应当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拘役和罚金,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那么醉驾属于缓刑的适用对象,人民法院在判处刑罚后,驾驶人还符合缓刑实质条件的,应当对驾驶人宣告缓刑。
-
醉驾判刑是否能判缓刑
符合条件的酒后驾车可以判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对于18岁以下的人,孕妇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
2022.04.14 338 -
醉驾一审判决后无证驾驶该怎么才能判缓刑
缓刑的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
2020.11.30 117 -
醉驾后判刑后取保候审能够获刑吗?
酒驾判刑后通常来说是不可以再适用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在刑事诉讼中的侦查、起诉阶段以及审判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法院已作出判决的不能取保候审。如果之前取保候审采取保证金的方式,在期间没有违反规定,如果判实刑,则由家人持生
2020.11.05 128
-
醉驾判刑以后怎样能获得缓刑
可以委托律师争取缓刑就是在家服刑不用坐牢。 量刑要根据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2022-05-06 15,340 -
醉驾判决后能否申请缓刑的呢
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危险驾驶罪定罪罪名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
2022-08-09 15,340 -
醉驾能否判缓刑
看具体的刑期,且不得是。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
2022-08-25 15,340 -
醉驾能否判缓刑?
1.“醉驾”肇事后逃逸的,不适用缓刑。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
2022-08-21 15,340
-
01:05
醉驾判刑多久能缓刑吗
如果行为人已经因为醉酒驾驶行为被判处刑罚的话,就不能再适用缓刑制度。缓刑制度的适用时间,是法院作出宣判的时候。换句话说,一经法院宣判,缓刑的判决就已经确定。如果行为人已经被定罪量刑的话,就不能适用缓刑。因此,并不存在醉驾判刑多久之后能够适用
2,318 2022.04.15 -
01:06
醉驾200以上能判缓刑吗
醉驾的行为人,被测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升以上的话,也可以被判处缓刑。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行为人没有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只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话,此时只构成了危险驾驶罪。根据危险驾驶罪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应当被判处拘役这一项刑罚。而根据刑法
9,128 2022.04.15 -
00:54
醉驾判缓刑后怎么执行
醉驾被判缓刑之后,行为人将会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服刑。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刑法第75条的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行为人,应当遵守以下的要求: 1、守法并且服从执行机关的要求; 2、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3、遵守执
5,36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