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能不能不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通常不可以的,必须按照银行规定还款的。欠信用卡一直不还款,产生的后果主要有:1、会产生高额的逾期利息。2、会被银行向法院起诉,将产生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经济损失。3、个人会有不良信用记录,对以后的办银行卡、贷款等都会产生影响。4、如果欠款金额达1万元以上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信用卡逾期不还能起诉。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处罚是: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及没收财产。
信用卡逾期一般超过三个月就有可能被起诉。但是如果你欠款金额不大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银行一般是不会直接向法院起诉的,只会催还。如果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还没有还款的,可能会被认定为“恶意透支”的行为,这样就可能会被起诉到法院。
-
信用卡逾期能不能被起诉
信用卡逾期能被起诉。只要用户信用卡逾期超过3个月,逾期期间银行对用户进行了最少2次有效催收,用户仍然不还款的就属于恶意透支,银行便有权对逾期持卡人进行起诉,一旦起诉立案,法院会根据逾期用户的严重性进行对应的判决。信用卡持卡人被起诉判决后将会
2022.04.07 106 -
信用卡逾期卡不能用怎么办
信用卡逾期之后,卡不能用的,可以向银行询问情况。银行为当事人办理信用卡后,会对信用卡进行风险管理,在出现风险信息时,会对当事人信用卡采取风险管理措施,那么信用卡逾期之后,卡不能继续使用的,当事人应当向银行询问情况,知道原因之后,应当及时解决
2022.04.15 2,459 -
信用卡逾期还不起
信用卡逾期还不起的后果: 1、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用和未来的信用业务,如贷款、车贷、房贷、办理其他业务等,也会影响个人在其他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 2、逾期还款将产生利息和滞纳金。如果拖欠时间过长,就会产生高额利息和滞纳金; 3、逾
2022.04.29 218
-
信用卡有逾期还能不能办信用卡
现如今,信用卡在支付方面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乎人手几张信用卡。然而,信用卡和银行的其它信贷产品都是和征信有联系的,使用过后一定要记得按时还款,以防产生逾期记录,影响以后申请其它银行方面的业务。但还是
2022-06-12 15,340 -
信用卡逾期不还能自首吗
看情况。 拖欠信用卡不一定是涉嫌犯罪。只有信用卡诈骗的,才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如果涉嫌了犯罪的,自首应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恶意透支信用卡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
2022-07-21 15,340 -
信用卡逾期公积金贷款能不能不还?
信用卡逾期是会影响商业贷款的审批的,但是公积金住房贷款却不会被信用卡逾期所影响!北京市和上海市公积金中心明确表示,信用卡有逾期记录并不影响申请纯公积金贷款。只要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就有公积金贷款资格。
2022-08-05 15,340 -
信用卡逾期能不能补救?
信用卡逾期后的补救措施: 1、持卡人应该及时还清所欠的款项; 2、如果是因银行方面的原因,或其他无恶意拖欠信用卡还款的行为造成信用卡还款逾期,持卡人可以向银行申请个人异议处理进行消除; 3、要提醒广大
2022-04-25 15,340
-
01:26
信用卡逾期还不上会坐牢吗
如果出现信用卡逾期是持卡人在恶意透支的前提之下,认定为犯罪,可能是需要坐牢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一般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前提,超过信用卡规定的限额或者规定期限仍然透支,并且经银行多次催收后仍拒绝不还的行为。 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3,150 2022.04.15 -
01:01
信用卡逾期多久不还会被起诉
信用卡一般逾期三个月会被起诉。信用卡逾期1个月的时候,银行一般会通过短信或者电话等方式,催告欠款人及时还款;逾期时间超过一个月不满三个月的时候,银行会通过内部催收或者外包给第三方的方式,催告欠款人还款;逾期超过三个月的时候,银行会给欠款人寄
13,190 2022.04.15 -
01:07
信用卡不还会坐牢吗
信用卡不还,如果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的,则要负刑事责任,就有可能坐牢。 信用卡诈骗罪,以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通过信用卡实施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最严重的信用卡诈骗行为是伪造和冒用两种,其次是恶意透支。 持
13,5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