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抚养权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双方协商不成,可以单方起诉离婚,一般受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诉讼离婚的情况下,如果法官认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不适合继续共同生活的,会判决离婚。对于2周岁以下的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法院会判给女方。2周岁以上10周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分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孩子年龄、自主意愿、男女双方生育能力、经济能力、生活环境等,10周岁以上孩子的抚养权主要考虑孩子的自主意愿。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有按月支付和一次性支付两种形式。按月支付,每月支付数额一般在支付方每月收入的20~30%之间;一次性支付则是一次性支付完孩子18岁以前的所有抚养费。抚养费方面双方可以协商数额,协商不成,可以提起诉讼。如果夫妻中一方存在法律规定的过错原因的,另一方可以依法请求进行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但不能独自去民政局申请离婚。夫妻感情破裂或一方存在赌博等恶习的,另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经法定调解无效,一方坚持离婚的,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如果单方面想要起诉离婚,要对方存在法定过错,或者证实双方确已感情破裂。夫妻感情破裂或一方存在赌博等恶习的,那么另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经过人民法院法定调解无效,一方坚持离婚的,那么人民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
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吗
一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但不能独自去民政局申请离婚。夫妻感情破裂或一方存在赌博等恶习的,另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经法定调解无效,一方坚持离婚的,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2021.02.07 106 -
女方单方面起诉离婚可以离掉吗
女方单方面起诉离婚,并不一定能离掉。 法院审理离婚诉讼,判断应否判决准予离婚是有严格条件的。从《民法典》第1079条第2款规定来看,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在离婚案件中,原告方有举证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责任,人民法院将
2021.12.15 43 -
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吗?谢谢
1、一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但不能独自去民政局申请离婚。夫妻感情破裂或一方存在赌博等恶习的,另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经法定调解无效,一方坚持离婚的,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2、起诉离婚必须要有合法的证据和材料,法院才
2021.05.19 94
-
离婚可以单方面起诉女方吗?
女性单方面起诉离婚的,不会拿到离婚证明书,法院判决离婚的,会出具离婚判决书,判决书的效力与离婚证明书相同。 我国法律规定,判决书应当明确判决结果和判决理由。判决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
2021-11-21 15,340 -
女方单方面离婚可以起诉离吗
以下就是单方面可以起诉离婚吗的相关回答。结婚的证明材料(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证明);(2)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如经人介绍或包办买卖婚姻等证明材料;(3)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如
2022-08-30 15,340 -
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吗
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
2022-02-10 15,340 -
男方不肯离婚女方可以单方面起诉离婚吗
建议双方尽量协商,若双方均同意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意见,则可以去任何一方户籍地的民政局办理登记离婚;若无法协商,则可诉至被告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要求解除夫妻关系,处理
2022-02-17 15,340
-
01:06
单方面起诉能离婚吗单方起诉离婚能否离,取决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这是法院判定是否离婚的标准。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
697 2022.04.17 -
01:08
单方起诉可以离婚吗单方起诉是可以离婚的: 1、单方起诉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单独向法院起诉离婚。我国法律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2、单方起诉离婚,起诉一方直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予以立案后,在15
1,080 2022.05.11 -
01:15
单方面离婚可以离吗单方面离婚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另外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由法院审理后做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具体分析如下: 1、单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离婚诉讼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原则上应由
3,925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