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撤销2011年2月3日签的退房协议,如果我打撤销权胜率有多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二手房过户基本程序:签买卖合同、递件、交税、完税过户、领证。不同地区有时程序不同,比方有可能先交税再递件。签买卖合同是指:买卖双方连同中介方(如果有的话),就房产价格、交楼方式、付款方式等的协商签合同。递件是指:买卖双方本人带相关资料去房管局申请房产转移登记。买方带身份证原件。如贷款要首套房证明等还要按房管局要求先到相关部门开具。卖方带身份证、房产证、房产原相关税费票等原件。交房管局买卖合同可以用房管局版本到房管局后再签。(大城市有很多已实行网签的,就是在网上先申请预受理号和填表,再递件,免得你在房管局排队)交税是指:房管局收件后,按其要求时间到相关税局部门交纳各种税费。买卖双方各自带身份证原件交各自的税费。完税过户是指:买卖双方交纳各自税费后,双方一起带身份证和各自交税费的全部税票单据,到房管局审察确认已完税,完成过户,领取过户回执。领证是指:买方按过户回执指定时间,带身份证和过户回执到房管局领取新房产证。过户税费具体如下:二手房税费约为报税价的8%(卖方:个人所得税1%(房产证大于5年的免)、营业税5.5%(房产证大于5年的免),买方:契税1.5%,其它过户税费约数百,以上税点均按小于144平方米的普通住宅计算)。房产证过五年也不用交个人所得税及营业税,只需交契税1.5%,其它过户税费约数百。即总共1.8%左右。报税价是你们自己定的。房管局的电脑系统对当地每个区域有一个最低的评估价。你们报的报税价高于那评估价就按你们的价计税。低于的话就按系统的评估价计算。对这评估价最了解的是当地同区域的房产中介,因为他们经常去过户,知道能最低报多少可以通过,所以建议你去中介那了解下。注:以上只为房产过户的房管局及税局收取的费用,未含房产中介费、银行贷款费及小区房的住房维修基金等在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大误解的协议过了撤销期能行使撤销权。对明显不公平、被严重误解的协议的撤销属于形成权,适用于排除期间的形成权,如撤销、解除权等。明显不公平、被严重误解的协议,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撤销。
-
-
-
欺诈是否可认定为可撤销婚姻
欺诈不可以认定为可撤销婚姻。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我国的可撤销婚姻只有胁迫一种,即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2021.04.04 169
-
合同,合同存在欺诈是否可撤销
合同欺诈不一定可以撤销。例如,虽然合同存在欺诈行为,但不会导致对方有错误的理解和订立合同,或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欺诈行为超过一年,合同在五年内不行使撤销权。
2021-12-26 15,340 -
买卖合同与欺诈行为是否可撤销
如果对方构成欺诈的话,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买卖合同。因对方故意告知你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实事实,使得你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从而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就是签订了二手车买卖合同。对方的欺诈行为明显具有不正当性
2022-02-02 15,340 -
您对受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权进行撤销?
受欺诈者有权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对方违反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被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权被欺诈方撤销。
2021-10-31 15,340 -
被欺诈人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欺诈订立的合同能否撤销,取决于情况。 对于被欺诈订立合同的效力,需要区分对方欺诈和第三方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真实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被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 但对于第三人
2021-11-22 15,340
-
01:30
签了空白协议还未拿到能否撤销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签了空白协议是可以主张撤销的。因为空白协议实质上是未填写完整的格式合同,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签订应当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即协议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结果。我国《合同法》第四条的当事人依法享
1,446 2022.04.17 -
01:13
离婚协议可以撤销吗《民法典》新增“协议离婚冷静期”,是专门为协议离婚而设置的,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可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也就是说离婚协议可以撤销。该条款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当事人的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以内,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
2,063 2022.04.17 -
01:10
公证的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公证的赠与合同,原则上不可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在赠与财产交付或者登记前有权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
84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