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找什么部门处理工作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好根据具体情况工作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首先,你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第六,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了工资纠纷,可以找以下三个部门处理:1、劳动监察大队,劳动监察大队在接到职工投诉之后,会责令公司在规定的限期内支付员工工资;2、劳动仲裁委员会;3、法院。
合租发生纠纷应该找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或所在地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处理。发生纠纷时双方可以先行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投诉未果时当事人可以向房屋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
工资纠纷该找什么部门
工资纠纷该找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劳动监察行政部门有权介入进行调差处理。当事人也可以到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满,则可以向法院起诉。
2020.03.05 146 -
租房纠纷应该找什么部门处理?
租房纠纷应该找房地产管理部门处理。双方可以先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房管部门进行投诉;投诉仍未解决纠纷的,应以租赁合同中指定的仲裁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仲裁;对仲裁结果仍不满意,双方当事人可以直接向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6.25 121 -
公司存在纠纷该找什么部门处理
公司纠纷,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办理公司的登记、变更、注销的部门。也可以找人民法院,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解决纠纷,或者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纠纷。
2020.12.16 399
-
工作纠纷找什么部门
于工作的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22-01-30 15,340 -
工伤纠纷应该找什么部门处理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4-18 15,340 -
工伤纠纷找什么部门处理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4-17 15,340 -
工伤纠纷找什么部门处理?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4-17 15,340
-
00:51
农村纠纷找什么部门处理
农村纠纷找以下部门处理: 1、村委会,村委组织里分为,妇女委员,治安委员,民兵委员,民政调解委员,村民检督委员小组。如果一般民事纠纷,找民政调解委员,动手打架找治安委员; 2、如果村委调解不成,你找镇司法所,进行依法调解,镇政府依法调解不了
5,794 2022.05.11 -
01:13
买房纠纷该找哪个部门
买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购房过程中买卖双方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双方通过签订协议解决纠纷; 2、协商不成,一方可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组织部门请求调解,调解成功的双方可以达成和解; 3、调解不成,一方可以通过
4,312 2022.04.17 -
00:58
工伤应该找什么部门帮忙处理
员工在工作时间或是因为工作而受伤的,一般都属于工伤。发生了工伤要做工伤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的等级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到十级,要根据等级进行赔偿。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
2,09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