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可以不缴纳工资和社保辞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辞职,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者协商解决。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单位不缴纳社保可以辞职,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是违法的,国家强制性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
劳动者可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吗
劳动者本人自愿放弃购买社保不可以。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属于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不能随意处分该项权利义务。
2020.10.06 177 -
试用期可以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吗
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劳动者,只要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企业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如果不交,劳动者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要求补缴,以及支付经
2020.04.05 177
-
劳动者可以以劳动者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并索赔吗
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
2022-05-08 15,340 -
单位不缴社保劳动者可以辞职吗
如果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辞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
2022-07-13 15,340 -
劳动者可以以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提出辞职要求吗
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
2022-05-08 15,340 -
劳动者可以以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并索赔吗
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和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
2022-04-26 15,340
-
01:03
社保可以自己网上缴纳吗
社保是否可以自己网上缴纳,应当根据购买者的身份进行确定,职工通过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不可以由本人在网上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是由用人单位直接从工资扣除相应的社会保险费,并且代替职工去社会保险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由个人购买社会保险的,
5,076 2022.06.15 -
01:22
社保企业缴纳和个人缴纳分别
社保企业缴纳和个人缴纳分别主要体现在缴费比例上。社保的缴费比例,每个城市是不同的,公司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也是不同的。以北京为例,企业需要缴纳16%的养老保险,个人需要缴纳8%的养老保险;企业需要缴纳0.5%的失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0.5%的失
2,823 2022.05.11 -
01:03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的补偿如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的补偿是由单位依法在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
6,9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