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费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审查分手费的形式要件。①、从分手费的特征和给付方式看,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的行为应为要式法律行为,即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必须以书面形式,而不能采取口头形式,否则,不能受法律保护。因此,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时,双方口头约定或一方口头承诺给付的分手费,日后发生纠纷时则不能得到司法救济。当然,当事人能够按口头约定或口头承诺给付分手费的,则另当别论。②、以欠条、借条、协议等书面形式确定的分手费,在司法审查时,应加以区别对待:第一、只有单纯的欠条、借条,而没有其他证据佐证的,则不能认定为分手费。不仅有欠条、借条,且有其他证据佐证系分手费的,应认定为分手费。第二、以欠条、借条形式记明分手费,且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应认定为分手费。因为,从公证的法律效果来说,经过公证的民事合同所确认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直接具有申请法院执行的效力。所以,经过公证的欠条、借条所确认的分手费,应认定其效力。第三、双方协议形式确定的分手费,只要双方签订协议的行为合法,且协议中明确写明为分手费的,应认定其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结婚的形式要件是登记结婚。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收养的形式要件具体如下: 1.收养应当符合法律的强制规定; 2.如果被收养人是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还应征得本人的同意; 3.办理收养登记,收养人、送养人应当亲自到登记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
-
逮捕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逮捕的形式要件: 1、有权机关决定。为了防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自由,对享有逮捕审批决定权的机关,法律必须作严格的限制。 2、须有合法逮捕证件,有证逮捕是逮捕法的一般原则。即实施逮捕必须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逮捕文件。而这一
2020.03.04 124 -
收养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收养的形式要件包括:收养符合法律规定。被收养人是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需征得本人的同意。办理收养登记,收养人、送养人应当亲自到登记机关办理。
2021.03.16 180 -
遗嘱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的形式要件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证遗嘱;2、自书遗嘱;3、代书遗嘱;4、录音遗嘱;5、口头遗嘱。上述五种遗嘱形式均有其法定的规则或适用条件。公证遗嘱需要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需要遗嘱人亲笔书写;代书遗嘱需要两个以
2022.04.16 1,226
-
如何审查分手费的形式要件
审查分手费的形式要件。①、从分手费的特征和给付方式看,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的行为应为要式法律行为,即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必须以书面形式,而不能采取口头形式,否则,不能受法律保护。因此,
2022-03-21 15,340 -
结婚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结婚的形式要件的概念是指婚姻成立的方式或者程序所必须符合的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婚的形式条件具体是指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须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
2022-06-03 15,340 -
遗嘱有哪些形式要件
遗嘱的方式有五种,而且只有这五种,不依法定方式或要件而自创的那一种,不生遗嘱的效力。总的来说,自书遗嘱应由立遗嘱人亲自签名;由立遗嘱人亲自书写;不须见证人;不须公证人。公证遗嘱塬则公证人、见证人及遗嘱
2022-04-27 15,340 -
合同有效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有效的合同形式要件如下: 第一,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以来生效。这是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即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合同生效的时间。 二、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办理批准
2021-11-10 15,340
-
01:25
债的形式有哪些债的形式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四种。 具体如下: 人的担保,即在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外,额外增加第三人的财产为债权实现的总担保。 物的担保主要是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作为补偿债权的标的,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义务时,债权人有
1,302 2022.04.15 -
01:31
债权融资有哪些主要形式债权融资,即企业通过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具体包括以下这些形式: 一、民间的私人借款; 二、企业间的商业信用,采用应付购货款和应付票据的方式从供货厂家筹集资金; 三、租赁,比如经营租赁、代理租赁和融资租赁等; 四、银行或别的金融机构贷款; 五
4,885 2022.04.15 -
01:01
企业兼并的形式有哪些企业兼并的形式有以下: 1、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 2、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 3、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
1,444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