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有什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劳动用工有下列区别:非全日制用工是以小时计酬为主的,而全日制用工是以天、周、月为主的;非全日制用工可以签订口头的劳动合同,而全日制用工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等。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时间不同。标准的全日制用工实行每天工作不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非全日制用工一般为每天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职工的劳动权利以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要求,可以口头约定。 (3)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可以随时终止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的,除一些特别情况外,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非全日制用工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4)非全日制用工一般只缴纳工伤保险。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必须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但是,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必须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其余可以不用缴纳。 (5)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十五日。全日制用工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定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定时支付工资。但是,支付工资的周期比全日制用工短,即每半月至少支付一次。
-
非全日制用工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不得约定试用期;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不
2020.10.02 167 -
非全日制定的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
非全日劳动关系和全日劳动关系的区别如下: 1、工作时间约定不同。 2、合同订立形式不同。 3、工资支付时间不同。 4、试用期约定不同。 5、购买社保缴纳的承担者不同。 6、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不同。 7、劳动关系的排他性不同。
2020.03.11 149 -
非全日制用工终止用工有什么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2020.02.04 198
-
非全日制劳动者工资有哪些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 2、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3、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办
2022-11-10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法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
2022-08-08 15,340 -
劳动用工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么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是工作时间,工资结算模式,社保缴纳,以及订立合同的形式等各方面都有区别,例如全日制用工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非全日制用工关系是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的,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中半个
2023-02-03 15,340 -
劳动法中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劳动法中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需要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2022-07-23 15,340
-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563 2022.04.15 -
00:50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需要交社保吗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缴社保,应当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用人单位招用全日制劳动者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购买社会保险,与劳动者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招用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可以帮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也可以让劳动者自行购买。这
4,113 2022.05.11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9,99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