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参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1、因民事纠纷而致受伤的,可以经派出所调解。派出所调解不成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到法院起诉。 2、到法院起诉后,需要经过立案、审理、判决,执行等各个程序,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法院收取的诉讼费是很少的,但如果聘请律师,还要自己负担律师费用。 3、综上,如果自己所期望的数额或者经法律专业人士计算的数额,与对方承诺赔偿的数额差别不大,可以同意调解结果。如果差别较大,可以考虑到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纠纷引起打架斗殴的处罚规定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如果构成轻伤以上伤害的,就涉嫌故意伤害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因民间纠纷引起打架斗殴应该怎么处理
因民事纠纷造成的打架斗殴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设备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
2022.04.16 1,345 -
民事纠纷引起的轻伤害
民事纠纷引起的轻微伤害不构成刑事犯罪,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引起轻微伤害造成人身损害还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2021.02.08 437 -
因民事纠纷引起打架斗殴调解成功还有处罚吗
因民事纠纷引起打架斗殴调解成功不用处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2020.01.28 210
-
因民事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当事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
2022-04-19 15,340 -
对于家庭成员或者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应如何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家庭成员或者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
2022-02-14 15,340 -
纠纷引起打架斗殴的处罚规定
对因民间纠纷造成的打架斗殴或者损坏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处罚。
2021-12-05 15,340 -
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的处罚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
2023-02-07 15,340
-
00:54
民事纠纷打架对方轻伤怎么处罚民事纠纷打架对方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具体的量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重伤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导致他人
1,654 2022.04.17 -
01:10
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的区别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一般有以下三个区别: 1、概念不同:民事纠纷通常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纠纷,如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发生的争议纠纷;刑事纠纷是指,因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
1,652 2022.10.28 -
01:09
民事纠纷和刑事纠纷的区别民事纠纷和刑事纠纷的具体的区别如下: 1、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两者的概念不同:民事纠纷,一般是指作为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民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纠纷;刑事纠纷,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公权力机关为了追究犯罪嫌疑
2,546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