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诈骗,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报警的。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微信诈骗是可以报警的。微信诈骗达到三千元就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债务人借钱不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因为债务人在借钱的时候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不属于诈骗罪,报警后警察也会让你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建议债权人收集好证据材料准备好起诉状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微信借钱不还能报警吗
微信借钱不还不能报警。可以起诉,借钱不还,警察不会立案。欠款不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因此,欠款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警方不会立案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和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
2022.05.11 1,927 -
微信上诈骗可以报警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微信诈骗是可以报警的。微信诈骗达到三千元就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2020.06.01 116
-
微信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
可以报警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积极催还?知道对方身份信息么,是否有借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明,对方态度消极的话可以直接起诉,或者我可以帮您发封律师函催告一下,争取用最小成本解决问题。您也
2022-02-03 15,340 -
微信上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
欠款不归还是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欠款不归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但一方以借款名义欺诈他人财产的,可以构成欺诈罪,可以报警处理。《刑事诉讼法》第十
2021-12-10 15,340 -
微信上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欠款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建议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民事诉讼,不得报警。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不
2021-12-10 15,340 -
微信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处理吗
欠款不归还是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欠款不归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但是,如果一方以贷款的名义欺诈他人的财产,可能构成欺诈罪,此时可以报警。
2021-12-10 15,340
-
00:55
借钱不还找不到人可以报警吗
借钱不还找不到人一般不可以报警,公安机关是不会予以受理的。借钱不还找不到人的,债权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讨借款;若是借款人满足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债权人可以申请确认其为失踪人,然后由该债务人的财产代管人从其财产中支付欠款。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
3,107 2022.05.11 -
00:57
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可以报警
可以报警,但是报警不是最高效率的途径。个人欠款不还的,建议先私下协商,让对方还款。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可以让法院组织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继续起诉,等待法院判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起诉对方,就要有对方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
1,57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