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限规定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坚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第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总之,当事人双方都应当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合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长期规划和目标任务,对劳动力的使用进行科学预测,合理规划,使劳动合同期限能够长短并用,梯次配备,形成灵活多样的格局。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专业技术水平、自身发展计划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合同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间;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的固定期限应根据用人单位情况、岗位情况和劳动者情况自主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有固定期限,即一年、两年、三年等有确定的终止时间的期限;无固定期限,即无确定的终止时间的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为期限。
-
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按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分别指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2020.07.27 109 -
劳动合同试用期期限有哪些规定
劳动合同试用期期限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三年以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
2021.11.19 581
-
劳动合同期限规定有哪些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3种: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
2021-03-16 15,340 -
劳动合同期限有哪些规定?
劳务合同签订的期限有以下规定:劳务合同期限由双方共同规约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劳务合同期限属于合同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务合同期限未到期时随意解除劳务合同;其他。
2022-06-08 15,340 -
劳动合同期限有哪些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了具体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劳动合同期满,劳
2022-10-14 15,340 -
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履行劳动关系的时间,试用期取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
2021-11-03 15,340
-
00:51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亦称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了效力期间的劳动合同。其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指
4,923 2022.04.17 -
00:55
劳动合同时间如何规定
劳动合同时间的规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
1,948 2022.05.11 -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
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82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