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代为偿还后是否追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借款合同担保人代为还款之后向谁追偿? 1、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2、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连带责任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
2022.06.11 1,207 -
保证人追偿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保证人的追偿权是指在保证人为债务人承担了保证责任之后,保证人有权在其承担的责任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其诉讼时效适用普通的民事诉讼时效,所以其诉讼时效为三年。
2021.04.10 162 -
担保人追偿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担保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担保人的追偿权是指在其为债务人承担了保证责任之后,有权利在其承担的责任范围内向债务人进行追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适用普通的民事诉讼时效,所以其诉讼时效为三年。
2021.03.16 159
-
债权追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3、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
2022-05-23 15,340 -
债权追偿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3、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
2022-11-04 15,340 -
债权追偿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3、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
2022-11-03 15,340 -
代位追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交通损害司法解释》第十八条,已明确规定《理赔权的诉讼时效期限是从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理赔权属于正常民事权利,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2021-10-27 15,340
-
01:10
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
2,264 2022.04.17 -
01:36
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债务的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是三年。也就是说,双方在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之后,如果已经到了债务履行期限的,债务人拒绝履行相应义务的,这时候债权人应当在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三年的,就算债权人
1,826 2022.05.11 -
01:01
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适用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自还款期限满之日的次日起计算。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以分期履行的方式支付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进行计算。这里尤其注意,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9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