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没有开始交社保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签了劳动合同没交社保,这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时,你需要收集和保留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关证据。具体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劳社部发[2005]12号)的文件规定“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你可以据(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不限于此规定)来提供劳动材料。当然证据越多越好。 三、建议你先和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一致,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并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部门提请劳动仲裁或故建议你直接向所在人民法院起诉主张你的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了劳动合同没交社保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不想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可以通过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等方法要求用人单位缴纳。
-
签了劳动合同没给交社保
可以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的方式予以解决。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任何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对此《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七款作了明确规定。公司未为你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做法是违法的。
2020.07.26 318 -
买了社保没有签劳动合同
交了社保没签合同存在劳动关系的,社保已经能够很好的证明了两者劳动关系的存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
2020.03.12 609 -
没签劳动合同但是交了社保
无论同用人单位有没签订合同,都应当缴纳社会保险。缴纳社保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没签合同和交保险其实是两回事,没签合同仍然可以缴纳社保。法律规定,只要劳动关系存在,企业就要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不积极履行的,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所以
2020.12.24 3,367
-
签了劳动合同没有交社保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
2022-01-13 15,340 -
交了社保没签劳动合同
首先你的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必须公示,例如员工手册需员工签字才能在诉讼中起到作用。 其次如果对方确实因为消极怠工造成公司的亏损你可以合法的解除劳动关系,但需有证据支持,例如打卡记录等等。 最后既然你已经给
2022-02-02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没交社保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了劳动合同没交社保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不想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可以通过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等方法要求用
2022-06-22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还没有交社保
如果如你所说你在这个单位呆了多年了,那么单位是有义务为你全额补缴社会保险的。这个补交社会保险事情与你什么时间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放心去签,2010年就2010年。 但是,如果你
2022-03-14 15,340
-
00:59
未签劳动合同未交社保怎样赔偿
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而单位拒绝缴纳社保的话,劳动者可以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众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数额,需要结合劳动者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年
6,995 2022.04.17 -
01:03
签了劳动合同不想干了怎么办有违约金
签了劳动合同不想干了的处理办法如下: 1、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若属于正式工,也可以通过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不会有违约金
4,970 2022.04.18 -
01:07
小工厂不签劳动合同不买社保
小工厂不签劳动合同也没有买社保的,员工可以与工厂协商,要求其在一个月之内与自己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工厂不愿意的,则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工厂支付从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开始计算的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
3,4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