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贷款是骗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没有虚构信息,隐瞒真相,骗取信贷款,则不构成诈骗,属于贷款合同纠纷,但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偿还本金及利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贷款阴阳合同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逃税罪,因为订立阴阳合同是一种逃税的违法行为。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
-
贷款阴阳合同犯法吗
犯法。订立阴阳合同是一种逃税的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一旦发现,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双方偷逃税款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交易双方的行为如触犯《刑法》,有可能构成偷税罪,根据《刑法》规定有可能被判处拘役甚至有期徒刑的刑罚。
2020.09.10 201 -
贷款阴阳合同有效吗?
贷款阴阳合同无效。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 3、合法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2022.04.15 292 -
网贷合同是阴阳合同吗
网贷阴阳合同一般是不合法的。阴阳合同是套路贷最常见的特征,违法机构往往会披着现金贷的外衣,威逼利诱借款人签下不符合事实的合同,然后制造假的转账流水,最后要求借款人按假合同还款,如果不同意则进行暴力催收。套路贷实际上是一种诈骗行为,可能涉嫌强
2021.04.28 343
-
阴阳合同骗取贷款
阴阳合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虚构一份交易价格偏高的合同来骗取银行的高额贷款。签订阴阳合同骗取贷款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一方面,房产的卖方有可能会要求按照房产价格较高的合同履行,极易产生纠纷,即使作了
2022-08-10 15,340 -
贷款阴阳合同是犯法吗
1、阴阳合同是违法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效力。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
2022-06-27 15,340 -
中介贷款阴阳合同属于诈骗吗
如果没有虚构信息,隐瞒真相,骗取信贷款,则不构成诈骗,属于贷款合同纠纷,但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偿还本金及利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
2022-02-12 15,340 -
贷款阴阳合同犯法吗
犯法。订立阴阳合同是一种逃税的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一旦发现,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双方偷逃税款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交易双方的行为如触犯《刑法》,有可能构成偷税罪,根据《刑法》规定有可能被判处拘役甚至
2022-06-01 15,340
-
01:05
阴阳合同是什么阴阳合同,指的是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个事项签订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外,一份对内,其中对外的一份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主要是以逃避税收等为目的;而对内的合同则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形式。 “阴阳合同”属于
4,626 2022.04.15 -
01:16
民间借贷阴阳合同指的是什么民间借贷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借款事项订立两份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其中“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
1,264 2022.04.17 -
01:03
被骗签阴阳合同怎么办被欺骗签订阴阳合同时,可以主张阳合同无效,阴合同可撤销。阴阳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基于某种原因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一个阳合同以掩盖其以真实的意思表示所签订的阴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
1,2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