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纠纷可以诉讼和仲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决欠款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在此想重点提示一下对“诉讼”的正确认识:对债权人来说,如果协商调解无法索要欠款,就会想到起诉,但对于此类纠纷,不要单纯的认为,诉讼就必须要走繁琐的立案、开庭、判决等程序。 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此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只要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权人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同时,法律还规定: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操作得当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收到追讨债务的最佳效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权债务纠纷可以仲裁。债权债务纠纷属于平等主体的合同纠纷,同时不属于不适用仲裁的纠纷类型。因此只要符合当事人双方均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委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独立仲裁的条件,债权债务纠纷当事人即可请求仲裁。
工程款债务纠纷可以仲裁。 1、工程合同约定仲裁条款的工程款纠纷可以仲裁。 2、当事人需要撰写仲裁协议,明确仲裁请求,向所在地的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仲裁委确认受理后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 3、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
劳务纠纷可以仲裁吗
一、劳务纠纷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务纠纷属于劳务关系,适用《民事诉讼法》而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
2020.06.14 277 -
债务纠纷可以异地诉讼吗?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债务纠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公民的生活,在异地时也可以处理债务纠纷。公民只需要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确定好债务标的物后,在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向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交针对债务纠纷的起诉申请。如果被告的住所地和经常
2020.06.17 179 -
经济纠纷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吗?
经济纠纷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 经济纠纷可以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
2021.06.22 80
-
合同纠纷诉讼可以仲裁吗
建筑工地的合同约定诉讼的可以仲裁吗的规定,一时性债权是指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某一时间到来或特定事由发生时而成立的且数额固定化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具体数额,也明确了违约金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如甲
2022-08-19 15,340 -
仲裁胜诉可以诉讼侵权纠纷吗?
侵权纠纷可以提起仲裁。依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行政机关依法应当处理的行政纠纷不能仲裁的,可以适用仲裁。因此,侵权纠纷可以提起仲裁。但前提是双方都同意。
2021-12-21 15,340 -
哪些纠纷不能仲裁仲裁诉讼纠纷
1.将纠纷提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提交仲裁的纠纷仅限于民商事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涉及财产权益的非合同纠纷 3.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纠纷不能仲裁
2023-03-09 15,340 -
劳动报酬纠纷可以先仲裁再诉讼吗
1、如果没有欠条的,劳动报酬纠纷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的十五日内起诉; 2、如果有欠条,且不涉及其他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
2022-06-27 15,340
-
01:08
合同纠纷可以仲裁吗
合同纠纷,当然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解决。我国《仲裁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争议。换句话说,当事人不仅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
878 2022.06.22 -
01:28
离婚纠纷可以仲裁吗
离婚纠纷,当然不能仲裁。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婚姻、抚养、继承等涉及人身关系的纠纷,是不纳入仲裁程序范围的。夫妻之间发生离婚争议,应当选择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婚姻关系是否继续存续的问题。离婚诉讼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因为
2,349 2022.04.15 -
01:03
债务纠纷中的诉讼技巧
债务纠纷开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原告应当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原告应注意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否已经经过。这意味着,在诉讼期间内,原告不向债务人主张自己的权
1,20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