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补偿标准如何确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标准,因村而异,一村一策,各城中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济状况,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补偿方案确定。但大体上按以下几个项目进行补偿(以河北石家庄市某村为例):1、一户宅基地置换300平方米同一地段高层住宅:这是石家庄市政府倡导和决定的补偿方式,这是底线,不能低于此标准。各村基本参照此标准履行,也有个别村甚至会提高补偿标准,如:将300平方米以套内面积发给本集体组织村民。2、临时安置费、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按15元/平方米计算,搬迁费按10元/平方米,按两次计算;这是截至2011年的标准。不过最近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将该两项数额进行了提高。城中村改造补偿想必也会参考此标准进行相应提高。3、地上房屋补偿款及装修款:无明确具体标准可供参考,一般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当然评估机构有评估具体标准。屋内装修补偿基本类似。4、停产停业损失:该项费用主要针对营运性房屋进行的补偿,如对沿街门帘、在城中村内的企业或公司进行的停业期间内补偿的损失,一般由协商确定或评估确定。5、拆迁奖励:各村制定各村奖励标准,不能统一。6、电器移机费:一般按市场价位进行补偿,目前家用电器移机费:空调200元一台;有线电视150元一户;电话移机88元一部;热水器100元一台等等。如拆迁时市场价格提高也相应提高补偿。7、其他补偿或补助:各村根据以上标准或参考以上标准的基础上,另行对困难住户或另行支付和补偿费用,这主要由村集体组织通过补偿方案确定,因村而定。二、城中村改造拆迁是由政府倡导、开发商投资、村民自主拆迁一种三方结合方式,其拆迁主体是村集体组织自行自主拆迁。而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拆迁,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拆迁,其拆迁主体具有本质的区别。要根据国家实行“同地同价”的基础因村而异,综合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方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城中村改造补偿
1、一户宅基地置换300平方米同一地段高层住宅。 2、临时安置费、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按15元/平方米计算,搬迁费按10元/平方米,按两次计算;这是截至2011年的标准。不过最近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将该两项数额进行了提高。城中村改造补偿想必也会参
2020.08.11 252 -
城中村改造补偿标准是什么
1、一户宅基地置换300平方米同一地段高层住宅是这是石家庄市政府倡导和决定的补偿方式,这是底线,不能低于此标准。当然各村基本参照此标准履行,也有各别村甚至会提高补偿标准, 2、临时安置费、搬迁费是临时安置费按15元1平方米计算,搬迁费按10
2021.04.26 494
-
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如何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建设飞速前进,尤其是城市郊区的发展正接近城市化,这本来是一件喜事,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是什么,这也是大家关注的,所以下文就具体介绍。城中村改造的补
2022-04-08 15,340 -
城中村改造如何补偿
城中村改造相较于一般的征收拆迁来说,不论是从土地性质还是房屋类型,都更为复杂,所以其补偿标准也不同于一般的征收拆迁,城中村土地性质有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目前现存的城中村土地性质分为三种类型。 1.
2022-08-23 15,340 -
城中村改造补偿标准吗?
城中村补偿项目还是比较多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第一,暂时安置费、搬家费:暂时安置费按15元/平方米核算,搬家费按10元/平方米,按两次核算;这是到2011年的规范。不过最近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将该两
2022-05-09 15,340 -
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建设飞速前进,尤其是城市郊区的发展正接近城市化,这本来是一件喜事,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是什么,这也是大家关注的,所以下文就具体介绍。城中村改造的补
2022-04-08 15,340
-
01:25
城市拆迁如何补偿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被征收房子价值的补偿; 因征收房子的原因导致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因征收房子的原因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政府要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助和奖励。 针对房屋价值的补偿依据
724 2022.05.11 -
01:20
侵犯著作权的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赔偿标准如下: 1、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该侵权行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赔偿; 2、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则侵权人可以参照该著作权的使用费用进行赔偿。如果侵权人故意侵犯他人著
2,696 2022.10.23 -
01:07
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怎么确定
首先,竞业限制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业务竞争单位,限制或者禁止员工在离职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从事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
1,6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