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资拖欠的劳动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可以看出,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资方要支付拖欠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还要支付赔偿金(但要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被拖欠工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诉讼解决。申请时间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辞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的维权措施有: 1.申请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申请仲裁,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对欠钱不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对欠钱不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1、协商解决,有些借款人并非不愿意还钱,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协商解决,及时补写借条,督促他尽快还钱,能够协商解决尽量协商解决,毕竟以和为贵; 2、向法院提起诉讼,收集证据,微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或者持有效的借
2022.04.16 1,049 -
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应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规定,无效合同的确认归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此项权利。 确认合同无效的机构具有法定性。合同效力的确认,事关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能
2021.12.29 70 -
职工发生事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如果职工发生工伤的时侯,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对受伤较轻的,可以到本单位的内部医疗机构进行简单处理。 2、但对伤害严重的,应当将伤者尽快送到抄附近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抢救要抢时间,以
2020.10.07 517
-
劳动者拖欠工资用人单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2022-04-10 15,340 -
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
2022-04-18 15,340 -
劳动者拖欠工资采取的措施都有哪些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2022-04-20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2022-04-16 15,340
-
01:07
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拖欠工资应该讨要。讨要拖欠工资的方式主要有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民事诉讼。为了争取最高的效率,建议按照私下调解、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民事诉讼的先后顺序尝试追偿。员工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
7,380 2022.04.17 -
01:03
拖欠工资应该怎样维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1、自行找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 2、协商无果后,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以向当地
1,024 2023.01.04 -
01:05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
4,51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