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公有住房承租人的继承问题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有住房承租权能否继承的问题 第一,从权利属性来看,公有住房承租权有明显的物权特征,是与用益物权相似,承租人作为权利人有权更完整地行使其权利并受到法律保护,这些法律行为包括转租、转让,当然也应当包括继承。 第二,从权利取得方式来看,公有住房承租权是基于单位职工工作贡献大小、家庭人口及其他住房等情况产生的,不仅是赋予个人的价值回馈,更体现为个人和家庭的权益,因此从这种途径取得的公有住房承租权应当可作为“遗产”在家庭和亲缘关系间进行继承。当然,由于分配取得的公有住房仍然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在继承方式上应当有别于其他私人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可以。作为国家及单位给予的福利待遇,公房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首先个人不能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留给任何人。其次,公房的承租权也是不能继承的,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公有住房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因此,不发生继承问题。
从法律上讲,作为国家及单位给予的福利待遇,公房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首先个人不能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留给任何人。其次,公房的承租权也是不能继承的,根据法律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公有住房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因此,不发生继承问题。公房制度中,虽然涉及到对公有住房承租居住的权利,但该项权利不同于普通的财产权利,承租人只享有自己居住的权利,而没有处分该房产的权利。
-
公房是否承租人去世继承问题
从法律上讲,作为国家及单位给予的福利待遇,公房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首先个人不能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留给任何人。其次,公房的承租权也是不能继承的,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公有住房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因此,不
2021.01.08 144 -
租赁房的继承问题
租赁房一般不适用于继承相关法律。承租人去世后,租赁房屋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进行继承分割,不属于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但可以依法由同住人或其他亲属继续承租。
2021.03.25 156 -
公租房拆迁继承问题
公租房拆迁款继承的规定有:拆迁补偿发生在公房承租人发生变更之后的,拆迁款不得被原承租人继承。如果补偿款在承租人去世前就发放下来,其中一份就应属于承租人,承租人去世后,其继承人可继承这笔拆迁补偿款。
2021.02.01 230
-
公租房承租人继承问题
法律上对公租房的承租人的享有权的没有限制性或规范性规定,一般由房产所有权人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是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可以按年龄大小排序,二是根据实际情况下制定公平的优先权,三是还可以根据贡献大小或工作中
2022-03-15 15,340 -
公有住房继承问题
有些居民往往将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死亡引起承租户名变更(俗称变更公房户主)的概念,错误理解为居住房屋的继承,认为原承租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取得承租权,继续使用承租的房屋。来访者产生这一误解的原因,其一在
2021-01-21 15,340 -
公租房承租权继承的问题
公房的所有权人是国家或集体,因此公房承租人死后,公房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进行继承分割,但可以依法由同住人或其他亲属继续承租,实际上即公房承租权的继承。 公房承租人死亡,按下列规定确定承租人: 一、其生
2022-04-29 15,340 -
公有住房的承租权能否继承,承租人死亡后由谁继承,出租人如何继承
公房的承租权是不能继承的。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也就是遗产。公有住房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中涉及的公有住房承租居住的权利,不同于普通的财产权利,公民仅有居住该房屋的权
2022-03-08 15,340
-
01:04
继承法对房产继承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继承编对房产继承的规定如下:1、被继承人对房产由谁继承有立下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则按照法定继承;2、继承人如果要放弃继承房产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3、房产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
4,565 2022.04.15 -
00:59
继承人顺序如何规定
首先,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遗嘱的效力小于遗赠扶养协议,大于法定继承。也就是说,继承开始之后,首先要看被继承人是否留有遗赠扶养协议,如果有的,与之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一方是最先有继承权利的人;其次,要看被继承人是否留有遗嘱,再按照遗嘱内容确定各继
1,118 2022.04.17 -
01:34
香港人在国内的房产如何继承
根据我国民法分析:首先需要确定,香港人在国内留有房产的,无论是香港籍的继承人,还是内地籍的继承人,都能继承房产。但是,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只要涉及的遗产标的在国内,哪怕当事人是域外人士,都应当按照我国民法的具体规定来执行。因
5,627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