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无效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照不同的因素来划分,合同的无效有以下几种形式: 1.约定无效与法定无效 根据不同的原因来划分,无效有约定无效与法定无效两种。约定无效由合同的当事人任意约定。只要约定的理由出现,则合同无效。法定无效由法律明文规定。法律规定的无效原因一旦出现,则合同无效。各国的保险法通常都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保险合同无效。 (1)合同系代理他人订立而不作申明。 (2)恶意的重复保险。 (3)人身保险中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死亡保险。 (4)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已超过保险人所规定的年龄限制。 2.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 根据不同的范围来划分,无效有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两种。全部无效是指保险合同全部不发生效力,以上讲的那几种情况就属于全部无效;部分无效是指保险合同中仅有一部分无效,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如善意的超额保险,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无效,但在保险价值限额以内的部分仍然有效。又如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的年龄与保单所填写的不符(只要没有超过保险人所规定的保险年龄的限度),保险人按照被保险人的实际年龄给付保险金额,这也是部分无效。 3.自始无效与失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效合同的表现形式如下: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的利益;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
无效的借款合同的表现形式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效;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借款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无效借款合同有哪些表现形式
1、非书面形式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民间借贷除外); 2、主体不合格:对贷款人而言,必须持有人行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六批准登记。 对借款人而言,借款人应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
2021.04.10 154 -
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有: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
2020.03.25 716 -
无效经济合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无效经济合同具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合同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订立的合同。二是合同当事人采取欺诈或胁迫手段所签订的合同。三是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四是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2021.03.24 437
-
保险合同无效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保险合同无效的形式有: 1、合同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 3、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2022-06-24 15,340 -
保证合同无效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是: 1、国家机关未经国务院批准而与债权人签定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但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
2022-06-01 15,340 -
无效合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2-05-27 15,340 -
无效合同有哪些表现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2-07-01 15,340
-
00:52
假冒专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假冒他人专利主要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该专利标记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专利。假冒专利其表现形式主要如下: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在宣传广告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622 2023.01.04 -
00:59
格式合同无效的情形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民法典》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格式
2,202 2022.04.17 -
01:08
徇私枉法罪有哪些客观表现形式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第一,对明知是无罪的人,使他受到追诉。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司法工作人员为了徇私徇情,仍然对其进行立案侦查、起诉或审判的,就属
1,7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