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孩子在两周岁以下的一般抚养权归女方,两周岁以上的双方自行协商孩子抚养权归属,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 下列情况可以变更抚养权: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三)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子女抚养权归男方所有的情况: 一、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亲生活的; 二、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三、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四、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五、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六、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 七、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 八、十周岁以上的子女主动要求与父亲生活的。
-
什么情况下离婚孩子归女方抚养
存在以下情形的,子女一般由女方抚养: 第一、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 第二、十周岁以上,若子女愿意与母亲生活的话,一般由女方抚养。 第三、对于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的孩子,女方争取孩子抚养权可优先考虑的情形如下: (1)女方已做绝育手
2021.04.04 166 -
一般情况下未婚生俩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由于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样的法律地位,所以法院会通过适用法律关于婚生子女抚养权的规定来确定非婚生子女判给谁。对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法院一般适用“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原则来确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
2021.04.18 101 -
孩子有重大疾病情况下离婚,孩子归谁抚养
孩子有重大疾病情况下离婚,孩子归谁抚养首先由双方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归女方抚养,已满两周岁的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尊重其真实意愿进行判决。
2021.02.28 221
-
什么情况下起诉离婚孩子会判给谁,离婚抚养权归谁,孩子抚养权归谁
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办理结婚
2022-03-07 15,340 -
有孩子的情况下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通过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法院将按有利于孩子成长原则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
2022-02-21 15,340 -
离婚后女方没有工作, 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什么情况下孩子抚养权归谁
需要双方自行协议孩子抚养权归属,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起诉解决。原则上孩子2岁以内,归女方直接抚养。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
2022-03-01 15,340 -
有债务的情况下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对于孩子抚养问题,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惯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如果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是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
2022-01-30 15,340
-
01:05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达成协议,若协商无效,则可上诉至人民法院,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 1、对于处于哺乳期的孩子,法院原则上会将孩子判给母方抚养;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参考子女的意愿; 2、夫妻双方
1,460 2022.04.17 -
00:58
离婚抚养权归谁孩子就归谁吗夫妻二人离婚之后,取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可以直接抚养子女。没有取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虽然不直接抚养孩子,但仍然是孩子的父母。 所以,夫妻二人离婚之后,子女无论由父亲还是母亲直接抚养,孩子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孩子归其中一方的不恰当。需要注意的
1,459 2022.04.17 -
01:14
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房子就归谁吗首先,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对于房产分割没有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配偶无权请求分割;但如果在房产证上加上了配偶名字的,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财产,离婚时应当进行分割,如何分割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另外,一方婚
1,5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