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哪些情况下需要追收垫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无十二个月的限制。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支付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支付经济补偿金。无十二个月的限制。 4、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无十二个月的限制。 5、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6、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7、用人单位破产或者解散。
企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非劳动者原因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比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等。
-
哪些情况下交强险不垫付
下列损失和费用,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 (一)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损失; (二)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 (三)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者网络中断、
2020.12.03 285 -
企业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无十二个月的限制。 2、劳动者不能胜任
2020.11.24 149 -
企业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具体如下: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期满前,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有以下过错情
2020.12.18 141
-
哪些情形下企业需要商账追收?
企业迫切需要的商账追收情形: 1、账龄超过9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 2、企业通过自身力量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 3、想收回现款,又不想破坏客户关系,维持正常交易的应收账款; 4、因各种纠纷得不到解决,长期
2022-04-19 15,340 -
哪些情形下企业需要商账追收
企业迫切需要的商账追收情形: 1、账龄超过9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 2、企业通过自身力量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 3、想收回现款,又不想破坏客户关系,维持正常交易的应收账款; 4、因各种纠纷得不到解决,长期
2022-05-01 15,340 -
什么情况下企业需要商账追收
企业迫切需要的商账追收情形: 1、账龄超过9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 2、企业通过自身力量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 3、想收回现款,又不想破坏客户关系,维持正常交易的应收账款; 4、因各种纠纷得不到解决,长期
2022-05-02 15,340 -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商账追收?
企业迫切需要的商账追收情形: 1、账龄超过9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 2、企业通过自身力量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 3、想收回现款,又不想破坏客户关系,维持正常交易的应收账款; 4、因各种纠纷得不到解决,长期
2022-04-27 15,340
-
01:10
什么情况下企业要支付双倍赔偿金
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赔偿金情形如下: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2,590 2022.04.17 -
01:16
哪些情况下可以拒绝收房
可以拒绝收房的情况如下: 1、没有取得住宅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和竣工验收备案表的; 2、开发商没有任何原因就延迟交楼,在催告之后超过三个月才交房的; 3、没有得到批准,开发商就对房屋结构和约定的配套环境进行改变的; 4、开发商经批准对房屋
1,010 2022.04.17 -
01:30
企业什么情况下可以辞退工人
企业可以开除员工的情形包括。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员工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员工被依法
614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