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拆迁后姥姥姥爷不在爷爷名下有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如果此次拆迁是按产权补偿、不按户口补偿,房子的分配:(1)你姥爷、姥姥都还在时,安置房和补偿款全部是你姥姥姥爷的,怎么分,给谁不给谁,给多少,全部由两位老人说了算。(2)如果两位老人都不在了:补偿款和安置房是遗产,由你姥姥姥爷的所有子女共同继承,如果两位老人的父母还活着,老人的父母也有权继承,外孙女虽然户口与姥爷在一起,但没有继承权,不能分得遗产,除非是外孙女的母亲去世了,外孙女才有权代位继承她母亲应得的部分。2、如果此次拆迁既有按产权补偿、也按户口补偿:(1)按产权补偿的部分,归姥姥姥爷分配,给谁、给多少完全由他们决定;如果两们老人都不在了,遗产由所有子女继承,外孙女仍然没有继承权;(2)拆迁中按户口补偿的安置房和补偿款部分:属于外孙女财产,外孙女可以要求分给自己,如果受托人——舅舅不给,外孙女可以找拆迁办,也可以到法院起诉告姥爷,请注意:不是告舅舅,是告姥爷和姥姥,因为舅舅只是受委托人,事情的处理结果应由委托人——姥爷承担责任。3、拆迁委托给谁处理,是姥爷姥姥的权利,即使舅舅户口不要委托一样有效,还可以委托与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不相干的人,只要姥爷信任他、委托他就有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这里所说的死亡亲属可以请丧假的不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在一定的情况下,孩子的户口可以落在外婆家。新生儿登记户口时,可以随父亲或者是母亲任何一方的户籍,而如果随母亲上户,母亲与外婆同在同一户口簿时,新生儿户口可以落在以外公或者是外婆为户主的户口簿上。要看具体情况。孩子的户籍必须落户父母户籍地之一,也就是如果孩子妈妈的户籍在外婆家,孩子就可以落户外婆家。
-
-
姥姥姥爷算监护人吗
姥姥姥爷一般不算法定监护人,因为法定监护人首先应该是父母,但如果父母没有监护能力,则可以由姥姥姥爷进行监护。根据相关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父母死亡或丧失监护能力的,可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2021.01.25 380 -
夫妻离婚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孙子是否有探视权
我国法律中并未规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否有探视权,但是实践中一般是享有探视权的。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2021.02.17 135
-
房产证的是姥姥和姥爷的名字,姥爷已经去世,姥姥怎么立遗嘱?
房屋为你姥姥姥爷的夫妻共同财产,在继承时,应当首先对财产进行分割,你姥爷的部分由于没有立遗嘱应当以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你姥姥可以将自己的部分以遗嘱的方式处理,不需要其他继承人的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2022-10-01 15,340 -
丧假包括姥姥姥爷吗
丧假包括姥姥姥爷吗如下 直系亲属在法规上限定,即:父母、配偶及子女。 法律只是一个最低的限定,也就是说至少不能违法,但是法律也不可能做最高的限定,比如有法规规定高温费是200元,单位低于200元自然是
2022-08-03 15,340 -
孩子一直生活在姥姥姥爷家,姥姥姥爷要求变更抚养权可以么
这是不可以的,唯有孩子父母才有权请求变更关系。
2022-10-03 15,340 -
奶奶,爷爷,姥姥,姥X去世有丧假没有?
丧假的法律规定有如下几点: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
2022-07-05 15,340
-
01:18
爷爷遗产孙子有份吗孙子继承老人的遗产,可通过遗嘱继承或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该先于被继承人而死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其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定继承方式。 代位继承的发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代位继承发生的原因是被继承人的子
914 2022.04.17 -
00:58
孙子不赡养爷爷犯法吗孙子不赡养爷爷是否犯法,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子女无力赡养老人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是可以赡养的。如果不赡养可能犯法,构成遗弃罪。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
2,432 2022.05.11 -
00:59
孙子能继承爷爷的房产吗孙子能够继承爷爷的房产,但需要注意的是,仅可以以以下两种方式继承:1、遗赠;2、代位继承。对于通过遗赠的方式继承爷爷房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爷爷在生前需要以真实的意思表明,去世后,自己的房产赠与给孙子。 如此,孙子可以在爷爷去世后,继承爷爷
4,72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