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卖合同中约定退还定金该怎样进行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1、法律对应当在交定金后多少天内签合同没有规定,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2、如果当事人一直未采用书面形式的租赁合同关系,将会视为不定期租赁。 3、不定期租赁中的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约定不明该达成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其他内容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依照法律有关规定确定。当事人履行合同,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金后守约方仍然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合同中约定定金违约金怎样处理
合同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的,可以选择适用其中之一。定金自交付之日起定金条款生效,一般设定为标的数额的20%,按照定金罚则处理;违约金以违约为生效要件,以实际损失为基准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处理。
2021.02.17 136 -
买卖合同中怎样规定违约金
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等等
2021.04.14 318 -
买卖合同约定违约责任如何进行处理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如果明显减轻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违约责任的,并且是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属于显失公平的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1.02.20 246
-
买卖合同无约定违约金应该怎样处理
1、违约金属于合同应该约定的事项,根据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2、也可以约定违约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的,出现违约情形时,可以要求赔
2022-08-25 15,340 -
买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怎么办, 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一、买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怎么办买卖合同中的违约主要表现在:一是一方无正当理由不交或不收货;二是一方无正当理由不适当履行。(一)卖方不履行按照客观的计算方法,损失额的计算应以货物的市场价格与合同价格之
2022-03-14 15,340 -
买卖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应该怎么处理
买卖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协商不成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
2022-07-12 15,340 -
买卖合同中,违约定金怎么处理
在销售合同中,收到定金一方违约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消或者收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无权要求退还定金;
2021-12-16 15,340
-
01:08
在中介买房定金怎么退
在中介买房,定金能否退还,那么首先要看是否符合退定金的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是由于购房者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不能订立购房合同的,如购房者不愿意继续履行购房合同,那么定金是可以不予退还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无法订立是购房者违约导致的;
23,172 2022.11.25 -
00:50
定金和违约金同时存在怎么处理
合同既存在了定金条款,又存在了违约金条款,则在当事人不存在明确的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者违约金条款。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的,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不能同时适用。而且,
2,026 2022.04.17 -
01:03
买卖合同未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当事人可以主张利息,利息的标准要参照同期央行贷款利息。 一方对合同中的义务不进行履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如果因此导致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的金额应等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9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