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发工资去打什么电话比较合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这样违法。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 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老板不支付工人工资,可以打12333。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不发工资去哪里投诉打什么电话
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如果投诉没有效果,可以搜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2020.10.16 927 -
不发工资可以打什么电话
公司拖欠工资可以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介入查处,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不发工资的情况介入调查,如查证属实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 一、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先和单位协议,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
2020.05.27 437 -
不发工资打什么电话投诉
不发工资可以打劳动局电话投诉。如果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克扣工资或无故拖欠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的规定,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发放。目前,我国劳动行政部门划归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
2021.11.17 12,611
-
公司不发工资去打什么电话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06 15,340 -
公司不按时发工资打什么电话举报合适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13 15,340 -
公司不发工资打什么电话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03 15,340 -
公司不发工资打电话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04 15,340
-
01:09
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比较好
合伙开公司时,原则上,各个股东之间分配股权,应当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因为是合伙开公司,而不是合伙开合伙企业。因此,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依法进行。具体而言,《公司法》第三十四条对分红权与优先认购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
3,504 2022.04.17 -
01:02
没签合同的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没签合同的公司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的四种方法维权,具体如下:1、劳动者可以先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发放工资的具体时间以及发放方式;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
3,631 2022.05.11 -
01:03
公司拖欠工资不发怎么办
如果出现公司拖欠工资不发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会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和监督,并责令用人单位尽快支付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劳动者可根据《劳
781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