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期间法院最终会不会判决被告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要看具体案情,法院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刑事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审终审判决不合理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所谓二审终审制,就是无论什么官司,最多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处理便告终结,官司不能再继续打下去。地方任何一级人民法院审判一个尚未审判过的案件,这一审判过程就叫做第一审。第一审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或裁定,并不是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允许上诉的裁定除外。
-
判决离婚被告不出庭法院会怎么判决
被告在离婚诉讼中不出庭,若符合缺席判决条件的,法院能做缺席判决。根据法律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020.01.11 138 -
几审判决最终判决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其内容是:如果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第二次审判;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
2020.02.04 317 -
宣告破产法人会不会被判刑
公司宣告破产的,法人不会判刑。如果公司股东不存在抽逃资本,公私不分的情况,则宣告破产的公司仅以剩余的财产进行清算,并且偿还债务,股东仅以出资为限,不需要另外承担债务。
2020.07.06 101
-
刑事案件第一审判决书下达后,被告人不服,法院会在多长时间内审判
在对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的时候,具体的审理程序与期限都是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不同的,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刑事第一审审判期限是多长呢?要是不服刑事一审判决怎么办呢?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2022-03-14 15,340 -
职物二审期间被害人直向法院要求不告被告人还会判刑吗
职务侵占,属于公诉案件,被害人在二审期间无权撤诉,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的。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一
2022-10-09 15,340 -
被告人不到庭,法院会判决吗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主要是审查的是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否已破裂。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了离婚的五种法定情形:(一)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
2021-04-13 15,340 -
法院执行不到终审判决后又起诉被告会怎么样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第一步: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第二步: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
2022-10-19 15,340
-
00:53
被告不到庭会怎样判决被告不到庭,那么法庭可以作出缺席判决。被告不到庭的,经过人民法院的传唤,在没有正当性的理由的情况下,当事人仍然不到庭的,或者是在开庭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法官的允许就中途退庭的,那么法庭就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和对席判决有同等的效力,缺席判决也
2,006 2022.05.11 -
00:57
二审刑事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反映。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
2,296 2022.05.11 -
01:05
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有差距吗?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有差距,具体情况如下: 1、人民法院的最终判决与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是可以存在差距的。因为人民法院拥有最终的量刑权,不一定需要完全按照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作出判决。尤其是当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在事实认定,或者法律适用上存在不
6,522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