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被拆除后共同居住人有权获得多少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私有房屋被拆除后得到的补偿款,是对被拆私房所有人财产损失的一种赔偿,应归私房所有人所有。私房所有人为二人以上的,按其对被拆私房所拥有的权利进行分割。在私房内生活的其他共同居住人,无权主张分割补偿款。私有房屋被拆除后,其他共同居住人的安置,一般应由私房所有人与共同居住人通过协商妥善安置。协商不成的,可区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譬如,被拆私房所有人用拆迁补偿款已购住房的,共同居住人有权居住、使用私房所有人的房屋,或者由被拆私房所有人一次性支付共同居住人一定的房屋居住补偿款。又如被拆私房所有人本人尚处于借房过渡阶段的,则一般由被拆私房所有人给付共同居住人一定的房租补贴,由共同居住人自行解决居住,直至被拆私房所有人解决共同居住人的居住为止。再如被拆私房所有人有其他住房,不再进行购房的,则一般由被拆私房所有人一次性支付共同居住人一定的房屋居住补偿款。房屋居住补偿款的数额计算,应根据共同居住人的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情况、被拆私房所有人所得货币补偿款情况,由法院酌情判决。私房共同居住人,是指在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在被拆私房内有本市常住户口、居住一年以上、他处无住房的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合同取得居留权。比如,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取得租赁房屋的居住权。按照法律规定直接取得居住权。例如,未成年子女有权住在父母的房子里;他们根据遗嘱和其他法律行为获得居住权。还有一种情况是,房屋所有人通过立遗嘱或者订立居住权合同为他人设定居住权。
-
房屋居住权如何获得?
根据合同取得居留权。比如,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取得租赁房屋的居住权。按照法律规定直接取得居住权。例如,未成年子女有权住在父母的房子里;他们根据遗嘱和其他法律行为获得居住权。还有一种情况是,房屋所有人通过立遗嘱或者订立居住权合同为他人设定居住权
2021.04.12 306 -
房屋拆迁如何获得赔偿
房屋拆迁,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
2020.11.17 131 -
房屋有居住权拆迁时怎么赔偿
这个法律暂时没有详细的规定,但是如果因为拆迁而遭受了居住权的损害,建议与对方进行沟通,如果沟通不顺利,可以依法维权。房屋拆迁的补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拆迁补偿和安置补偿,拆迁补偿是针对被拆迁房屋的价值进行计算,安置补偿主要是针对被拆迁人因为拆
2020.03.21 547
-
房屋被拆迁户有权获得赔偿吗
没有权利。 房屋拆迁补偿,应当由当地的拆迁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与宅基地补偿。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有营业执照的门面房,个体户,经营
2022-01-26 15,340 -
无证住宅房屋被拆,如何获得赔偿
从目前的状况来讲,我们认为,没有经过审批或者无证的房屋只要在两年内没有被查处,都不能轻易的认定为违章建筑,在拆迁的时候更是如此。 房屋拆迁补偿,应当由当地的拆迁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
2022-02-16 15,340 -
房屋拆迁他人有权获得赔偿吗?
一般来说,拆迁补偿针对房屋所有人,他人无权获取。 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
2022-04-26 15,340 -
本人非居住房屋拆迁后可以获得哪些补偿
1、拆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的企业所有的非居住房屋,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 2、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
2022-11-07 15,340
-
01:16
违建被强拆能获得赔偿吗对于违法建筑,行政机关当然有权强制拆除。因此,被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无权向行政机关主张赔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强制拆除的过程中,行政机关有损害个人人身权益的行为,这时候所有权人当然有权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指强制
751 2022.05.21 -
01:16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赔偿多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解除房屋买卖合同需不需要赔偿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具体需不需要赔偿,还得分情况而定。第一,如果是守约了之后单方解除房屋买卖合同是不需要赔偿的。第二,如果是单方面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导致了违约,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多少则需
1,304 2021.03.24 -
00:56
什么人对房屋有居住权居住权合同约定的人享有居住权。《民法典》在第14章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不能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且具有高度的人身依附性,一般不能转让或继承。居住权的设立以无偿性为原则,有偿性为例外。但法律允许当事人私人自治,有偿地设立
6,0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