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是否就是不起诉也不离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构成重婚罪。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重婚罪经过五年不再追究;以最后分开的时间,还去是不算的。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会。重婚罪属于自诉案件,也就是通常说的民不举官不究,需要当事人自己起诉或去报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已婚人士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以夫妻名义生活,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包小三,不以夫妻名义生活不算重婚罪。确实构成上述条件的,需要固定证据,比如周围邻居的证言、对方违规办理的结婚证(真假都行)之类的。
-
是不是谁先起诉离婚谁就会吃亏呢
不是的,谁先起诉离婚谁吃亏没有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也就是说,在离婚诉讼中,原告与被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因而,并不存在谁先起诉离婚谁就会吃亏的问题。起诉离婚的当事人在诉讼中作
2021.02.20 79 -
存疑就不起诉,也就不告了. 是吗
存疑不起诉是因为证据不足,检察院不起诉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被释放意味着获得自由。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具有在起诉阶段终结刑事诉讼的法律效力,不起诉也就是不会给当事人留下案底。
2020.12.05 227 -
重婚无效是否就不用离婚了
重婚无效不用离婚。只能由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若是构成重婚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04.21 79
-
女方起诉不离婚就算是重婚罪吗
告老婆重婚罪不离婚可以。老婆构成重婚罪的情况下,会解除后一段的婚姻,而前一段的婚姻是可以不解除的。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022-06-09 15,340 -
2022年没离婚就在一起,是不是重婚罪
1、那就要看你们有没有以夫妻名义同居,如果有构成重婚罪。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
2022-12-03 15,340 -
是不是不离婚就可以告重婚罪?
可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
2023-01-06 15,340 -
没有离婚也不是重婚罪么?
如果是以夫妻的名义公开居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就算重婚,其实就是与法定配偶之外的异性形成了事实婚姻,而本身没有与法定配偶又没有办理法定离婚手续的就属于重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
2022-03-26 15,340
-
01:05
是不是分居两年就可以起诉离婚
分居两年可以起诉离婚,但是,分居两年不是起诉离婚的条件之一。“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经调解无效”,是法院判决离婚的情形之一。前述的“分居”,要求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导致不在一处居住,不履行夫妻之前的权利、不过夫妻性生活,并且有证据证实已经分居的
1,448 2022.11.25 -
01:13
事实重婚是不是重婚罪
事实重婚,也可以构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已经有了法定配偶的人,与他人再次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重婚罪还包括了本人虽然尚未结婚,但是明知他人已经有了法定配偶,仍然与他人登记结婚的情形。因此,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了
1,916 2022.05.11 -
01:10
重婚罪是否是自诉案件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有:1、故意伤害案;2、非法侵入住宅案;3、侵犯通信自由案;4、重婚案;5、遗弃案;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7、侵犯知识产权案;8、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被告
1,8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