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合同可以直接走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通知,辞职走人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1、用工方有第38条规定的过错,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且用工方要支付经济补偿;2、用工方无38条规定的过错,劳动者即时解除合同时,无补偿,如给用工方造成实际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附《劳动合同法》条文: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劳动者即时解除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签了劳动合同后直接辞职走人的,相应的后果需要分情况讨论。 1、如果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的,劳动者没有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2、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此时劳动者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不用履行通知的义务。
-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走人吗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只需提前3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提交辞职报告),不需要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即使签了劳动合同,无论签了几年,劳动者也可以辞职,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办理好工作上的交接即可。
2020.04.08 150 -
签了入职合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入职合同后,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可以直接走。协商不一致,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1.03.31 1,332
-
签了合同,可以直接走人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通知,辞职走人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1、用工方
2022-03-31 15,340 -
签了合同房租直接走人可以吗
首先应当找房东协商,如果签了合同房租直接走人 这是违法的 如果房东不同意,你就应当支付违约金。因为合同没有到期,你就不租了,属于违约。 这样可能押金不给你了,打官司你也要输的。
2022-06-30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走吗
不能直接走人,否则的话,你就违约了,如果是因为你的违约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公司可以要求你进行一定的赔偿的; 一、如果你是在试用期,你可以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如果过了试用期,你可以提
2022-06-20 15,340 -
劳动合同签了就可以直接走人吗,
1、劳动合同到期直接走人是可以的。 2、劳动合同到期,是自然终止劳动合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合同中没有约定需要劳动者提前告知,劳动者就没有提前三十日通知用工单位的义务。 3、这是用人单位自己在劳动
2022-08-18 15,340
-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28 2022.04.17 -
01:12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签了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合同要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直接走人,劳动者造成单位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
3,206 2022.04.17 -
00:52
直播合同签了以后不可以解约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全面履行合同。在出现了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事由或者法定的解除合同事由,例如: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预期违约、迟延履行且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未履行、其他致
972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