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当月工资发放当月的税怎么计算

当月工资发放当月的税怎么计算

2023-10-17 15: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17回复

发放工资的当月,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如果当月发放多次,应该合并计税,也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与前面首先合并计税,然后补差。个税不是计提的时候产生的,是发放的时候计算的。因此即便计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多次发放产生的税费,次月也必须按照税法申报。税法是不管你是否按月发放工资的,税法只关注每月发放的合计数是否符合申报纳税数。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当月工资下月发放的,个税的申报方式是:将该笔工资作为下月的所得进行申报。个税的申报应当按照累计发放的工资减去扣除项目后乘以对应税率,以此得到的数额就是应当缴纳的个税。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当月工资次月发放,当月属于工资的所属期,而下月属于工资的所得期,企业在个税申报期内进行申报即可,个税按累计发放的工资减去扣除项目后乘以对应税率得到应该缴纳的个税,然后用该金额减去已经缴纳的个税,就是本期应该缴纳的部分。

律师普法更多>>
  • 当月工资当月计提吗
    当月工资当月计提吗

    如果每个月的工资相差不多,可以用你的方法,即当月不计提,下月发放时结转。等于是滚动结转,一个月压一个月的,从总体费用水平上考虑,对当期损益的影响程度不大。如果每个月工资水平相差较大,还是应该当月计提。

    2020.01.24 440
  • 当月发放上月工资,个税如何申报
    当月发放上月工资,个税如何申报

    个人所得税通常是按照发放日来计算的,不论你是几月份的工资,需要统一在发放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基数。

    2020.11.28 2,192
  • 退休当月工资发放整月的吗
    退休当月工资发放整月的吗

    退休当月未做满一月的话,可以双方协调发放工资,也可以按照实际工作时间来发放工资。

    2020.08.22 1,865
专业问答更多>>
  • 发工资当月交个税怎么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

    2022-07-18 15,340
  • 工资发放当月缴纳个税

    发放工资的当月,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如果当月发放多次,应该合并计税,也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与前面首先合并计税,然后补差。个税不是计提的时候产生的,是发放的时候计算的。因此即便计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

    2022-05-02 15,340
  • 当月发工资次月扣个税是如何计算的?

    一、一次性补发的数月工资,应当分到个月分别计算应当的个人所得税,即按三个月的费用标准扣除。 二、纳税人在当月发放以前月份工资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按工资所属月份,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1、企业会计帐册应

    2022-08-05 15,340
  • 当月发工资当月交个税吗

    1、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金,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金由所在企业负责从工资中代扣,并缴纳给地方税务局,所以,拿到手的工资是已经扣过税,即税后工资了。 2、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涉及很多税法专业术语

    2022-03-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社保是当月扣当月的还是当月扣下月的 00:56
    社保是当月扣当月的还是当月扣下月的

    社保是当月扣当月的。社保局一般在每月中扣费。每月1到10日为社保经办机构审核期,已经受理过的增减业务,进行审核结算,并核定当月的征收数据;每月11日至当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为对单位受理申报时间。缴费单位若有人员增减变化,须在当月及时到社保经办

    13,206 2022.04.18
  • 江苏退休工资每月几号发放 01:13
    江苏退休工资每月几号发放

    江苏省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且从2021年1月开始,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发放时间统一调整为每月的15号,如果有节假日的话,发放时间会提前。例如春节假期,江苏省养老金的发放时间就提前到了2月8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养老金在

    8,188 2022.05.11
  • 工伤赔偿月工资怎么算 01:03
    工伤赔偿月工资怎么算

    工伤误工费赔偿,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误工费具体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

    2,89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