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房一般的定金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二手房,定金需要和房东具体商量,一般来说定金最高不可以超过房产交易价的20%,一般情况都是2~3万。 二手房买卖交易的流程如下: 1、买卖双方先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2、卖方处理好房屋未能满足交易过户条件的相关事宜; 3、买方如果是按揭贷款购房的,找银行申请贷款,并取得银行的书面答复;买方如果是一次性付款的,此步骤就不需要了; 4、双方按当地房管局的要求带备房产证、身份证等原件,前往房产交易所办理交易申请。如果当地要求递件前有部分税费或费用是先缴交的,备好款项。 5、成功递件并取得房产交易所收件回执后,买方付按约定首期房款给卖方。 6、问税、完税、过户手续办妥后,买方支付房款余款,卖方当日将房屋交付给买方。 7、卖方协助买方完成其他相关事宜的过户手续,比如物业管理处、供电部门等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一般规定的是不应该超过20%。如果双方当事人有约定缴纳定金相应的也会有违约金的赔偿,其中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根据签订的协议协商解决问题。交付定金可以当做是一种担保合同形式,可以保证权力和义务;定金还有证明合同成立的作用。
二手房买房定金一般交多少钱完全由房屋买卖的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协商来确定,但是,依据新民法典规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二手房交定金一般是多少
不得超过二手房金额的百分之二十。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具体数额由当事人约定,属于意思自治的范围。但是出于对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衡平,规定了定金数额的上限为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若实际交付的定金与约定
2021.02.17 834 -
二手房买房定金一般不超过多少?
二手房买房定金一般不超过20%。如果双方同意支付定金,也会有违约金赔偿。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根据签订的协议协商解决问题。存款的交付可以作为担保合同的一种形式,可以保证权力和义务;存款也可以证明合同的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2022.03.09 633 -
二手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二手房的定金一般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决定,但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所以,二手房的定金具体需要
2021.03.18 239
-
二手房买卖定金一般是多少?
在二手房屋买卖中可以约定支付定金作为房屋买卖的担保,定金多少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不能超过房屋买卖总金额的20%。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
2023-01-01 15,340 -
二手房买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二手房买房定金一般交多少钱,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一般规定的是不应该超过20%。 如果双方当事人有约定缴纳定金相应的也会有违约金的赔偿,其中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根据签订的协议协商
2022-10-16 15,340 -
二手房买卖定金一般交多少
如果没有看好,最好别交定金。一、切实查明产权状况在旧房交易中,产权证是最重要的。法律对房屋的保护主要是对有合法产权的房屋进行保护。因此,购买二手房时一定要清楚房屋的权属,凡是产权有纠纷的,或是部分产权
2022-08-16 15,340 -
二手房买房定金一般交多少钱
1、关于二手房买房定金的数额一般是由房屋买卖的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协商来确定,但是《民法典》规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
2022-06-01 15,340
-
01:19
买房违约金一般是多少在购房合同中,对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有约定的,就按照约定支付。 如果没有约定的,计算方式如下: 超过约定时间付款的,按照没有支付购房款总额,参照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来计算。 超过约定时间交付房子的,按照逾期交付房子期间相关部门公布或者
1,992 2021.03.24 -
01:10
交房违约金一般是多少开发商逾期交房或者是交付的房屋不符合房屋交付条件的,那么开发商都应当对购房者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的计算标准,一般是由购房者和开发商进行约定。这个约定可以是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之中约定,也可以在产生争议之后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双方不能够达成一致的
1,857 2022.04.15 -
00:45
房款违约金一般是多少交房违约金一般是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具体的补偿标准,可以参考当地的租金来定。 如果合同约定逾期交房达到一定天数可以解除合同,那么合同相对方就可以行使解除权。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对方损失的,那么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
1,31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