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不承担代位求偿权损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保险公司在依法经营中发生亏损,而不是在其它活动或违反法规的情况下的破产。 (2)无力及时赔偿或给付保险合同约定的经济责任时,这里的“及时”是保险公司发挥稳定社会作用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自然灾害的保险事故、第三者损害行为的保险责任事故,法律规定保险人都要及时赔偿或给付,从而取得代位请求赔偿权,可见“及时”的重要性。约定的经济责任分为赔偿和给付两类,给付又分为约定保险事故发生的给付和约定期限给付两种,这些经济责任都要用货币履行,而不是用其他的财产。 (3)破产需要经保险监督管理机关的同意。保险监督管理机关有双重职能.一方面是监督保险公司执法的职能,另一方面是对保险业法的执法职能,即对保险业的管理,这就是说保险公司破产了,它还监督管理谁呢现有保险市场的主体承担社会保障的能力如何,都需要保险监督管理机关同意,‘法院才可依法宣布破产。 (4)破产的行为是指终止保险公司的使命,使其不能再经营保险业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丧失代位继承权的情况: 1、代位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造成严重后果的; 2、代位继承人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3、代位继承人为占有遗产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不论既遂未遂,继承人都会丧失继承权。
-
什么情况下代位继承
1、被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只有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才能引起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任何别的继承人都不能成为被代位继承人,他们的晚辈直系血亲也不能取得代位继承权。被继承人的子女既包括婚生子女,也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已经形成
2021.03.18 257 -
什么情况下代位继承?
发生代位继承的情况: (1)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对于被继承人已经立遗嘱处分的遗产,不能适用代位继承。 (2)代位继承的发生,必须有被继承人的子女、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法律事实存在。 (3)被代位继承人必须未丧失继承权
2021.04.04 190 -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代位求偿
以下情况可申请代位求偿,具体如下: 1、对方拒绝或不能赔偿损失; 2、对方故意拖延赔偿损失; 3、对方拒签责任认定书; 4、如果对方逃跑后记得车牌号。 代位求偿权是指保险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标的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方索赔权
2022.04.17 1,027
-
代位继承什么情况下会失去代位继承权
丧失继承权,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那么哪些情况下会让继承权丧失呢?下面为您整理出一下几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
2022-08-14 15,340 -
什么情况下不能代位继承?
不属于下列情况的,就不能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而被继承人没有留有遗嘱,需要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遗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2022-11-27 15,340 -
什么情况下不能代位继承
不属于下列情况的,就不能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而被继承人没有留有遗嘱,需要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遗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2022-11-12 15,340 -
什么情况下能申请代位求偿
代位求偿其实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知道并使用它的车主却很少。但是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第三者责任,又正好碰上无赖的车主,那就是一件耗时、耗力、耗钱的事,此时就需要用到代位求偿制度帮助我们自己快速解决保险
2023-05-12 15,340
-
01:21
货物损坏承运人什么情况下不用赔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导致货物损坏的,承运人无需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1、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例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情况,是作为人力所不能抗拒的法定免责条件。 2、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为货物本身的自然
512 2022.04.17 -
01:27
哪些情况下继承权会丧失
有如下情况的,继承权会丧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都丧失继承权;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既包括法定继承人杀害遗嘱继承人的情形,也包括遗嘱继承
380 2023.07.10 -
00:59
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失效
合同失效的情形如下: 1、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自然人订立的合同,没有经过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未获得追认的无权代理合同以及没有法人资格却以法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2、违背当事人一方真实意愿的合同,包括欺诈的合同、胁迫的合同等; 3、
515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