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医疗费用能在当地医疗机构结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一旦认定为工伤,是百分之百全额支付的。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直接结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这就是说,你虽然是在试用期,但是依然属于该条例中的劳动者,依法受该条例调整。该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定点医疗机构指的是在下发工伤证之后只能去已经选定的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去看工伤。并且是工伤证上边的已经诊断的工伤部位治疗检查才能按照工伤政策进行医疗费用的报销。但是如果是因为工伤病情的突发急诊,则可以先去没有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急诊就医。
医保卡不能异地使用。 1、按现行政策,医疗保险不可以转。但刚公布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有新规定,医疗保险也可以随个人转移,需等新政策实施后才可以操作。 2、医疗保险一般都只能在参保当地使用,不得跨地区使用(除了外地急诊等特殊情况)。不在参保当地工作的话,医疗保险应该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否则,一般情况在外地就医的费用不能报销。
-
外地的医疗保险能在当地用吗
要根据两地的医保政策确定。目前来讲,对于大部分地区,异地就医只能报销急诊和住院的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看病一般都要自己支付。不过也有少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异地门诊报销。
2020.11.24 544 -
在外地买的医疗保险能在当地用吗
可以,可以异地报销。异地医保报销需提供的材料: 1、本市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 2、拿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到本市、区社保处(医保处)异地就医审批备案; 3、异地定点医院住院发票原件; 4、机打的费用清单原件; 5、住院病历有效复印件(医院盖章有
2020.02.05 650
-
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事故,在现在的医疗机构可以结算工伤医疗费吗?
职工一旦认定为工伤,是百分之百全额支付的。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直接结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
2022-04-02 15,340 -
在试用期发生工伤事故,在市区的医疗机构可以直接结算工伤医疗费吗?
职工一旦认定为工伤,是百分之百全额支付的。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直接结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
2022-04-01 15,340 -
在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事故在市区的医疗机构可以直接结算工伤医疗费吗?
职工一旦认定为工伤,是百分之百全额支付的。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直接结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
2022-04-07 15,340 -
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事故,在市区的医疗机构可以直接结算工伤医疗费吗
职工一旦认定为工伤,是百分之百全额支付的。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直接结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
2022-03-22 15,340
-
01:14
工伤的医疗费怎么办
工伤后的医疗费用一般是用人单位先垫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去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成功后,用人单位可以拿着医院的费用单据、用药清单等票据去社保报销中心去报销,在工伤医保目录范围之内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工伤一般都是100%报销的
2,004 2022.04.17 -
00:59
工地突发疾病医疗费用谁承担
工地突发疾病医疗费用由工地负责人承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因此导致的损失应当由社保或者单位进行赔偿。 如
10,859 2022.04.17 -
01:13
什么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责任
以下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确定,患方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确定。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再反悔; 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
2,0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