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有哪些途径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赔偿金是要分情况计算的。如果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不支付工资,则要加发工资报酬25%的赔偿金;如果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限期内仍不支付工资,则要按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到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2.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到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4.向法院提起诉讼。
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拖欠工资有哪些法律的途径可以解决
拖欠工资可以解决的法律途径有: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可以在收
2020.04.15 213 -
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直接致电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他们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支付拖欠工资; 2、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需要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向单位索赔。不赔
2022.06.17 948 -
拖欠工资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拖欠工资维权的途径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法律规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
2022.06.17 761
-
拖欠工资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
2022-03-26 15,340 -
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
2022-05-08 15,340 -
欠工资有哪些途径解决
欠发工资有下列解决途径: 1.到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到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3-02 15,340 -
拖欠工资有哪些法律途径可以解决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解决途径有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
2023-03-04 15,340
-
01:39
工程造价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时预计支出或实际支出的费用。依据民法的基础理论与《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工程造价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 1、纠纷双方协商和解。和解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能体现双方真实意思的方式。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形成的和解协
1,182 2021.04.25 -
01:41
典当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典当是指当户将个人的财产作为当物质押给典当行,支付给典当行一定的费用,获得当金,并在确定期限内向典当行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一种行为。典当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既有双方关于借款的约定,也有典当方提供抵押作为担保的约定。因此,典当合
1,288 2022.04.17 -
01:14
拖欠农民工工资如何解决
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建议员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
1,8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