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贷款会给留电话吗

贷款会给留电话吗

2022-10-22 10:1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2回复

留电话是一个预防风险的手段,如果借款人按正常的借贷流程,贷款公司是不会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的。 一般贷款公司在审核的时候会打借款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少数小贷会打给朋友核实情况,严格一点的会询问工作情况、贷款用途、家庭情况、地址等等,很多小贷、宽松的贷款口子甚至都不会打电话核实,所以在这个方面并不需要过多担心。 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并且联系方式打不通,找不到人,那么就有可能通过留的朋友电话去询问相关情况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般会联系相关责任人偿还贷款。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不会,个人债务,如果无法清偿的话,会强制执行。

律师普法更多>>
  • 朋友贷款了,要留电话给他怎么办
    朋友贷款了,要留电话给他怎么办

    如果朋友的贷款是按时还款的,那么贷款公司是不会打联系人电话的,因此联系人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朋友的贷款逾期,贷款公司无法联系上贷款人本人,这时候就会拨打联系人的电话进行催收,那么联系人的日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021.03.26 704
  • 贷款平台电话留下来,有没有办法更改贷款电话
    贷款平台电话留下来,有没有办法更改贷款电话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款合同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借款合同就借款人和借贷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明确并签字盖章。虽然别人留了电话,但并不能证明指向本人,不能证明借钱的属于该电话人。当遇到催款时,仅需拒绝即可。

    2021.04.09 316
  • 网贷催款都会打电话给家人么
    网贷催款都会打电话给家人么

    不合法。遇到网贷恶意催收的类似情况,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举报。要保留恶意催收证据。最好的办法,还是主动与网贷公司协商,争取在合法的范围内制定双方都接受的还款计划,另外与催收人员进行沟通,在约定范围内还款,并且告知对方这种行为涉嫌违法

    2020.10.20 499
专业问答更多>>
  • 贷款公司会留电话吗

    留电话是一个预防风险的手段,如果借款人按正常的借贷流程,贷款公司是不会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的。 一般贷款公司在审核的时候会打借款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少数小贷会打给朋友核实情况,严格一点的会询问工作情况、贷

    2022-04-21 15,340
  • 贷款留好电话会不会很乱

    留电话是一个预防风险的手段,如果借款人按正常的借贷流程,贷款公司是不会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的。 一般贷款公司在审核的时候会打借款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少数小贷会打给朋友核实情况,严格一点的会询问工作情况、贷

    2022-05-02 15,340
  • 贷款一定要留电话吗

    留电话是一个预防风险的手段,如果借款人按正常的借贷流程,贷款公司是不会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的。 一般贷款公司在审核的时候会打借款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少数小贷会打给朋友核实情况,严格一点的会询问工作情况、贷

    2022-05-01 15,340
  • 会不会留着贷款公司的电话,来说说

    留电话是一个预防风险的手段,如果借款人按正常的借贷流程,贷款公司是不会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的。 一般贷款公司在审核的时候会打借款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少数小贷会打给朋友核实情况,严格一点的会询问工作情况、贷

    2022-04-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网贷逾期不接电话会怎样 00:55
    欠网贷逾期不接电话会怎样

    欠网贷逾期不接电话的,会被网贷公司起诉的。当事人借款之后,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还款,存在逾期行为的,应当积极与借款公司进行协商,不要不接电话,否则借款公司会去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的方式让当事人还款,借款公司起诉后,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律

    11,708 2022.05.11
  • 客户欠款不接电话怎么办 00:55
    客户欠款不接电话怎么办

    客户欠款不接电话的,证明其没有还款的意愿,此时债权人就不必再催促其还款了,债权人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客户要求其支付欠款,起诉的同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3,286 2022.04.15
  • 打电话骂人犯法吗 00:54
    打电话骂人犯法吗

    打电话骂人不犯法。但是打电话骂人属于骚扰。如果被骂的人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就会报警,警方调查发现骚扰者,骚扰者可能会受到惩罚,但不会被判刑。如果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会处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公

    9,583 2022.05.11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