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3、因此,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应对工伤人员承担责任,当事人不应承担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的流程: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递交材料。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
工伤认定程序规定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的程序如下: 1、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工伤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申请。 2、提交相关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
2020.09.05 137 -
法律规定工伤程序的工伤认定如何认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办法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的,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020.11.01 210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规定是如何的
工伤认定的流程: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递交材料。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2020.05.15 173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工伤认定程序办理流程和时间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办理工伤认定的程序是什么 1、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
2022-05-06 15,340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工伤认定程序办理流程和时间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办理工伤认定的程序是什么 1、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
2022-04-26 15,340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工伤认定程序办理流程和时间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办理工伤认定的程序是什么 1、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
2022-05-08 15,340 -
法律规定的工伤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办理工伤认定的程序是什么 1、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
2022-05-10 15,340
-
01:03
怎样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流程,一般有以下的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1、申报:单位申请或者职工或直系亲属申请; 2、受理: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超过一年期限未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3、调查:对职工或者直系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行政部门会对单位发
4,376 2022.04.17 -
00:51
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步骤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步骤,具体如下:1、申报认定材料;2、补正材料。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局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印发补正材料通知书;3、受理或不予受理;4、调查核实。劳动保障局受理工伤
2,238 2022.04.17 -
00:59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地邻种树,法律的规定如下:距离没有规定,但是如果确定邻居栽树行为已经给自己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动
7,3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