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立案半年了还有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你好,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三、对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要看对方的具体行为是否具有欺骗的目的。四、现在对方已经被判刑,说明你是对方诈骗行为的受害人。对于你的损失,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五、因此,你是可以及时与办案机关进行联系的,看你的损失是否已经追回;如果追回,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向你返还的。如果没有被追回,应当由办案机关继续追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诈骗20多万立案半年还未被提起公诉交由法院审理的,可能存在案情复杂,取证困难等情况,侦查的期限一般为逮捕后不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经上级检察院批准可延长一个月,仍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由于特殊原因,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会由最高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理,所以立案半年仍处于侦查阶段的也属于正常情况。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为起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
诈骗案半年了还没结案,什么原因
根据相关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涉嫌诈骗罪被逮捕后,公安机关一般在两个月内侦查,如果证据足够,经人民法院审理该案后,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所以前后加起来,结案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以上仅针对简单的诈骗案。团体诈骗案件因
2020.07.27 1,178 -
诈骗立案了还能撤案吗
诈骗罪立案以后,即使双方私下已经解决,但是人民法院一般也不会进行撤案的。但是有些情况下,如果双方和解,那么人民法院也会支持撤案的请求。我国公民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记录,都会被终身记录在档案当中。如果该案件构成犯罪但是并未达到国家刑法的处罚标准,
2020.10.14 211
-
案了,半年后还没立案是律师的责任吗
看具体情况的建议积极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欢迎随时咨询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我的个人网页,学习更多法律知识
2022-10-25 15,340 -
骗了3年半还可以立案吗
可以。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因此诈骗罪的追诉期为二十年,在诈骗三年后还是可以立案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
2022-11-08 15,340 -
诈骗立案了还能销案吗?
除非存在法定情形,否则不会撤销。即使取得被害人谅解,也只能是从轻处罚,而不是撤销案件。但是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后,知错悔罪,主动向受害人退赔,投案自首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不起诉或者
2022-06-01 15,340 -
过了半年报案还能立案吗
还能立案,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半年,许多证据已经灭失,案件侦破有些难度,受害人应当积极提供线索、证据,帮助公安机关早日破案。《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
2022-03-09 15,340
-
01:10
诈骗案把钱还了还要判刑吗
诈骗案把钱还了还要判刑。因为诈骗罪是刑事犯罪,是进行公诉的案件。只要构成了诈骗罪,就算退还了赃款,也依旧会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是退还赃款属于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会根据实际案情作出刑事处罚。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
3,096 2022.05.11 -
01:03
诈骗案件立案标准
诈骗案件可区分为一般诈骗案件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两者的立案标准不同。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为:1、犯罪嫌疑人发送5千条以上的诈骗信息;2、犯罪嫌疑人拨打了五百人次以上的诈骗电话;3、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的诈骗信息,被浏览达到五千次;
5,433 2022.04.17 -
00:57
诈骗案件立案标准有哪些
诈骗案件可区分为一般诈骗案件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两者的立案标准不同。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为:1、犯罪嫌疑人发送5千条以上的诈骗信息;2、犯罪嫌疑人拨打了五百人次以上的诈骗电话;3、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的诈骗信息,被浏览达到五千次;
2,8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