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执行费收取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收费范围有:1、受理费: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公示催告、申请执行均应预交。2、其他诉讼费用。收费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2、侵害姓名权等的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一百元;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收一元至五十元;4、财产案件按争议财产的价额和金额收费。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一百元;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财产案件,按争议的价额或金额,照比例交纳;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五十元至一百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
附民事诉讼费用收取标准
收费范围有: 1、受理费: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公示催告、申请执行均应预交。 2、其他诉讼费用。收费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 2、侵害姓名权等的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一百元;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收一元至
2020.06.21 399 -
民事诉讼费用收取标准2021
按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案件受理费”。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
2020.10.21 658 -
民事诉讼费收费标准
民事诉讼费收费标准如下:不同种类的诉讼费用,有不同的收费标准。而收费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诉讼费用的性质,裁判费用的确定应根据国家的财政水平和当事人的一般支付能力确定,否则就可能脱离本国实际而至收费标准失去合理性;而当事人费用
2021.11.17 1,508
-
民事诉讼执行费用的收取标准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
2022-04-04 15,340 -
附民事诉讼执行费用收取标准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
2022-04-16 15,340 -
现行民事诉讼执行费用收取标准规定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
2022-03-30 15,340 -
民事诉讼费怎么收取民事诉讼费收取标准
1、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2、案件受理费包括: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
2021-03-19 15,340
-
00:59
买卖房屋中介费收取标准买卖房屋中介费收取标准,法律没有统一规定。各地收取标准有所不同,中介合同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一般来说,房屋买卖代理,按成交价格总额的0.5至2.5%收费;房屋租赁代理,按半月至一月成交租金
3,893 2022.06.22 -
00:55
党费收取标准党费收取标准如下:每月工资收入在3000元以下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
31,734 2022.04.12 -
00:53
担保费收取标准担保费收取标准如下:不同地区之间的担保费用的收取标准是不一样的,不同担保机构的收费标准也各不相同。但是担保费用的收取标准一般根据以下几条确定:1、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2、被担保人的经济资产状况:3、被担保人的财务状况;4、被担保人的信用状况
8,1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