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生育子女的一方有权收取社会抚养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违法生育子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下列规定对生育者征收社会抚养费: (1)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2)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其中重婚生育或者与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按照六至八倍征收;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增加三倍征收。符合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怀孕第一个子女的,应当在子女出生前补办结婚登记和生育证。非婚生育和非法收养子女的,依子女数量按本条前款第(2)项规定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本条所称总收入,按违法生育者或者违法收养者的双方实际收入计算。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调查违法生育者或者违法收养者实际收入需要税务、公安、统计、劳动保障、房产、价格等有关部门协助的,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低于本乡(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低于本市、县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农村居民以本乡(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城市居民以本市、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支付孩子抚养费时一般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支付。若双方无法就抚养费支付方式达成一致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般情况下,抚养费是按月支付的,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抚养子女的一方也要承担养育费。法律规定夫妻有共同抚养孩子的义务,即抚养费要共同承担。离婚时双方可以约定抚养费的给付比例,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即抚养子女的一方也可能需要承担抚育费。
-
女方未婚生育如何争取孩子的抚养费?
未婚生育可通过如下方式争取子女抚养权:原则上当事人应提供双方的工作、工资、家庭关系、家庭条件、学历、与子女关系等证明材料,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确认当事人更适宜扶养子女的,则当事人可优先于对方获得子女抚养权。
2021.04.10 103 -
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一)系城镇居民的,按子女出生前一年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市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但前一年实际年可支配收入高于市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按其实际年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 (二)系农村居民的,按子女出生前一年市
2021.03.07 277
-
违法生育子女社会抚养费是如何收取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 1、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2、符合法定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
2022-07-21 15,340 -
违法生育子女征收社会抚养费
违法生育子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下列规定对生育者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
2022-04-12 15,340 -
生育第一个子女征收社会抚养费
生育第一个子女不符合规定,当事人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按下列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一)系城镇居民的,按子女出生前一年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市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倍征收。(二)系农村居民的,按子女
2022-01-28 15,340 -
生育子女离婚会有社会抚养费吗
不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离婚后仍然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
2022-03-27 15,340
-
01:01
女方独生子女争取孩子抚养权大吗
女方是独生子女,并不会对女方争取抚养权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方是否是独生子女,并不是确定抚养权归属应当考虑的因素。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结合酌定的因素予以判定。在确定未成年人抚养权的归属是以年龄作为区分。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一
1,624 2022.04.17 -
00:59
男方不能生育能争取孩子抚养权吗
男方不能生育,在离婚的时候,当然能够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而且这是抚养权争取的有利因素。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男方不能生育,同时女方还能继续生育,或者已经有一名子女的话,法院在考虑抚养权的归属问题的时候,会更倾向于不能生育的男方。换句话说
1,182 2022.04.17 -
01:17
女方绝育一定能得到孩子抚养权吗
女方绝育不一定能得到子女抚养权,丧失生育能力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根据相关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
1,72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