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而我没有证据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法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如果您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那么有两种方式救济自己的权利。其一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对方限期支付工资。如果单位不支付的,需要按照应付工资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其二,您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两种方式是不一样的,所需要提交的证据也不一样。如果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的,那么应该提供劳动合同,以证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至于是否已经支付工资则是由用人单位证明的。如果是提起劳动仲裁,则需要向仲裁委递交仲裁申请书,并且提交劳动合同等证明。具体需要的材料,因为劳动部门有细致的规定,您可以向其直接咨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有证据,可以带身份证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1、关键先要确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因此,劳动者或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从以上方面去证明或认定。
-
老板欠我工资不给,没有证据怎么办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没证据的,可带身份证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劳动者可找工作证、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工装、个税完税证明、单位给劳动者办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保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录音录像、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
2022.04.13 2,086 -
老板欠我工资不给,没有证据怎么办
没有证据,可以带身份证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1、关键先要确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等等。
2020.07.26 636 -
老板拖欠工资什么证据都没有怎么办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0.05.12 126
-
老板拖欠工资,没有证据我该怎么办?
依法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如果您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那么有两种方式救济自己的权利。其一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对方限期支付工资。如果单位不支付的,需要
2022-04-21 15,340 -
老板拖欠工资,我该怎么办,没有证据
依法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如果您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那么有两种方式救济自己的权利。其一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对方限期支付工资。如果单位不支付的,需要
2022-04-10 15,340 -
老板拖欠工资没有证据怎么办
劳动争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当事人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
2023-02-13 15,340 -
老板拖欠工资没证据怎么办
1、拖欠工资找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大队,它会责令企业在规定时间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公司不为员工买社保,一样。 2、建议先跟公司谈,
2022-07-20 15,340
-
01:08
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
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
11,407 2022.04.17 -
01:09
老板没钱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劳动局有专门的部门叫“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可以找这个部门投诉,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情况属实的,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也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比如劳动
3,462 2022.04.17 -
00:51
老板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老板工资拖欠的处理方法:首先劳动者可以先跟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劳动者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然后劳动者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在一方当事人要求仲裁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2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