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双方都可以同意的离婚方式有哪几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快速、方便、简单。如果是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离婚,或者双方都愿意离婚,但是对财产问题、孩子抚养权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存在争议,那么只能选择诉讼离婚。诉讼离婚的特点就是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第一次诉讼还可能离不掉,需要二次诉讼。 夫妻双方结婚期间不论谁向他们借的钱,一般都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由夫妻共同偿还。除非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是属于虚假债务、非法之债。婚前谁借的钱,一般属于借钱人的个人债务,与另一方无关,除非这笔钱用于了夫妻共同生活。 提示:非法之债以及虚假的债务是不用偿还的,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一般有这两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一方到法院起诉离婚,由法院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离婚的方法有两种具体如下:协议离婚,如果双方能够都同意离婚,并且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一系列离婚相关问题协商一致达成离婚协议的,则可以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离婚;如果双方是诉讼离婚的,则起诉离婚的一方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经法院调解无效就能被法院判决离婚,成功离婚。
-
离婚都有哪几种方式
在我国离婚有两种形式: 1、协议离婚; 2、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单方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虽然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共同财产的分割或对子女
2021.03.01 260 -
一般离婚有几种方式
我国离婚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双方都自愿离婚的,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诉讼离婚是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后,能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形,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2021.04.13 127 -
离婚都有哪几种方式?
离婚有两种方式: 1.协议离婚,需要双方都同意离婚,然后签订离婚协议书,最后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需要一方去法院起诉离婚,法院认为夫妻感情破裂的会判决准予离婚。
2021.02.27 123
-
离婚一般都有哪几种方式?
离婚仅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
2022-04-03 15,340 -
一般离婚都有哪几种方式?
离婚仅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
2022-04-02 15,340 -
离婚一般都有哪几种方式
离婚仅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
2022-04-01 15,340 -
离婚一般都有哪几种方式呢?
离婚仅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
2022-03-31 15,340
-
00:57
合同的终止方式有哪几种合同的终止方式具体包括了如下七种方式: 1、合同的解除; 2、合同履行完毕; 3、合同的债权已经被抵销; 4、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将标的物提存; 5、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免除了对方的债务; 6、合同的权利义务同归于其中一方; 7、法律规定或者合同当
1,027 2022.06.15 -
01:27
合同付款方式有哪几种一般来说,合同的付款形式有以下几种:1、一次性付款。此种付款方式较简单,受到的外力影响因素较少,手续相对单一;2、分期付款。此种付款方式大多用在一些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高的产品交易上,如成套设备、大型交通工具、重型机械设备等的交易;3、其他
8,716 2022.04.15 -
01:25
债的担保方式有哪几种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债的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第一,人的担保,也就是保证。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第二,物的
1,8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