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利率为什么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P2P的利率大部分为12%,有的甚至高达20%多,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宝宝收益。 首先我们要了解,网贷本来就是借贷行业的一部分,网贷是在银行放贷和民间高利贷之间开辟的一块土壤。与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支付的高额利息相比,当前很多P2P给出的年化收益率并不算离谱。与高息的民间借贷相比,年化8%~13%的收益率算是正常的借贷利率水平。 另外的原因就是P2P网贷贷款申请门槛低,传统的银行贷款,门槛太高,而且信息审核十分严格。而P2P网贷是一种纯线上审核机制的模式,门槛低并且方便快捷。高利率是在交易双方共同商定的情况下制定的,而平台的功能就是平衡交易,让资源最大受益化。 还有借款人借款的周期不同也会影响P2P网贷的收益。如果是借贷金额比较多,时间周期比较短的话,那么利率相对而言就比较低,而周期长的利率就比较高。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更理性的分析,P2P平台的高利率不一定不安全,平台的低利率也不一定就是安全。在当前行业受到市场监管的前提之下,高利率已经处在国内制定的范围之内,同期银行利率的4倍以内,就目前而言年化收益13%之内的合同均受法律保护,但是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P2P网贷平台,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找到一片乐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一般属于高利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吗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是不能高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2020.08.13 202 -
什么行为属于高利贷
属于放高利贷的行为: 1、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 2、计算复利的; 3、在借款人借款时,提前将利息扣除,出借人减少了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相当于变相地提高了利率,此时该种行为也相当于高利贷。《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
2020.11.27 255
-
信托产品利率为什么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知道
信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公司的用处就是作为银行的补充。一般企业会先向银行申请贷款,当银行不放贷的情况下,才会到信托公司去贷款。因为风险比存银行高,所以收益也比银行利息高。信托产品一般都是预先设立投资
2022-11-02 15,340 -
网贷利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5倍需要还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
2023-08-16 15,340 -
为什么银行贷款利率比本金高
一般各家银行的房贷利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地方的房贷政策。不同地区的房贷政策也不同。如:限购政策。外市籍户口,购房贷款必须要提供当地工作一年以上社保和个人纳税证明才能享受当地首次购房贷
2022-03-09 15,340 -
民间借贷利率高于银行
基于你说的情况,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六的规定,即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2022-03-12 15,340
-
01:01
网络高利贷怎么解决
网贷利息过高,包括本身借期内利息过高和因逾期而导致的利息过高。如果借贷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后的,根据相关法律,借期内利息过高,同时超过当时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的,对于超过部分借款人可以拒绝支付。逾期利率超出四倍的,也是用相同的规则
1,382 2022.04.17 -
01:10
高利贷是什么意思
高利贷是一种民间借贷的形式,根据有关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一般由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协商确定,双方协商的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此项标准的,则应该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民间高利贷一
1,017 2022.04.17 -
01:03
高利贷如何处理
在我国,民间高利贷并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实践中,放贷者大多会使用违法的行为来催收。建议当事人通过正当的渠道,借取贷款。出现矛盾的时候,应当及时寻求警方的帮助,尽量采取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具体来说,根据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国家
1,6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