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育子女情况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有: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第一个子女患有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经医学干预后,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可以生育正常婴儿的; (四)夫妻一方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不能生育,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五)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有一个子女或者丧偶再婚前一方依法育有两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 (六)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为烈士独生子女、二等甲级以上伤残退役军人或因公致残相当于二等甲级以上伤残的; (七)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都是独生子女或男到独生女家结婚落户的; (八)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居住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聚居区,一方为少数民族的; (九)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部分山区农村的独生女户、少数民族户或边远高寒大山区的独生子女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婚生子女包括的情形如下:男女双方没有结婚生育的子女;亲生父母一方已经结婚,婚外和他人生育的子女;无效婚姻当事人所生的子女。并且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受父母抚养教育的权利、受生父母保护的权利、姓名权、继承权等。
-
非婚生子女的情况有哪些
非婚生子女的情况有: 1、男女双方未依法进行结婚登记而生育子女的情况。包括未婚生子和婚外生子; 2、男女双方虽已经登记结婚,并生育子女,但因存在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而导致婚姻被撤销的情况。
2021.01.31 181 -
哪些情况下子女随女方生活?
子女随母方生活的情况有: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如果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随母方生活的可能性较大: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无其他子
2020.12.18 153 -
子女随父方生活的情况有哪些
子女随父方生活的情况如下: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双方协议子女
2022.11.07 107
-
再生育一个子女有哪些情形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有: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第一个子
2022-04-15 15,340 -
哪些情况不能生育子女
4种“特殊情况” 双方均为非独生子女、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现家庭无子女的; 一方为独生子女且婚前未生育过子女,另一方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双方婚后生育一个子女且家庭只有该子女的; 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
2022-03-24 15,340 -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有哪些,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情形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有: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第一个子
2022-03-25 15,340 -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有哪些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情形有: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第一个子
2022-03-21 15,340
-
01:25
遗嘱在哪些情况下有效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指的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生前的遗产或者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且于立遗嘱人死亡开始发生效力的一种法律行为。 出现以下情况,遗嘱的即可生效: 1、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962 2022.04.17 -
01:08
犯罪未遂的情况有哪些
犯罪未遂的情况具体如下: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是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
1,116 2022.11.21 -
01:04
死刑立即执行有哪些情况
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有以下三种,分别是: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中级人
710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