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不得允许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是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解释,以下四种情形,职工不得拒绝延长工作时间: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比如“非典时期”需要生产大量口罩,纺织工厂的职工就应当听从指挥,有必要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生产口罩,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 2、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3、生产设备、交通运输路线、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4、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内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在上述几种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组织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可以不受法律规定的条件限制,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受延长工作时间限制的情形: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其他。
不受延长工作时间限制的情形如下:自然灾害、事故或威胁劳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线路、公共设施故障,影响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有以上情形之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
-
不受延长工作时间限制的情形
不受延长工作时间限制的情形: 1、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2、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3、其他规定的情况。
2020.01.19 114 -
哪些情形下单位可延长工作时间
以下情形单位可延长工作时间: 1、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 2、生产设备、交通线路、公共设施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必须及时抢修。 在任何情况下,怀孕7个月以上、哺乳不满1岁的女职工都可以拒绝
2022.06.17 535 -
公司允许员工延长工作时间怎么规定
关于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具体规定: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才能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费;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其他。
2020.04.03 170
-
职工不得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解释,以下四种情形,职工不得拒绝延长工作时间: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比如“非典时期”需要生产大量口罩,纺织
2022-04-22 15,340 -
哪些情况可以允许延长工作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
2022-05-17 15,340 -
哪些情况可以允许延长工作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
2022-07-04 15,340 -
职工不得拒绝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解释,以下四种情形,职工不得拒绝延长工作时间: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比如“非典时期”需要生产大量口罩,纺织
2022-04-06 15,340
-
01:10
审车过期允许多长时间法律并未规定审车过期后允许多长时间,准确地说,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按期审车,否则应承担违法后果。根据我国机动车登记规定,未按期审车的,由交管部门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如果驾驶没有年检的车辆上路的,交管部门应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补办手续
35,596 2022.04.17 -
01:27
车辆年检允许过期多长时间法律并未规定审车过期后允许多长时间,准确地说,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按期审车,否则应承担违法后果。根据我国机动车登记规定,未按期审车的,由交管部门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如果驾驶没有年检的车辆上路的,交管部门应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补办手续
9,408 2022.04.15 -
01:22
六个不允许离婚的条件是哪些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不允许离婚的条件主要包括了:1、女方正处于怀孕、分娩后一年内或者是终止妊娠后的六个月之内的期间。这时候为了保护女方的权益,除非女方存在特别重大过错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法院都不会准许双方解除婚姻关系;2、夫妻其中一方属于
2,489 2022.04.17